落點分析/元智大學校長廖慶榮:選系不選校才會願意投入學習
2025-02-27

學測成績出爐,考生該如何選填志願?元智大學校長廖慶榮建議選系不選校,才會願意投入學習。(圖/記者 李琦瑋攝)
114學年度學測成績25日公布,想要參加「申請入學」的考生最多可以申請6個校系,許多考生糾結選校還是選系,對此,元智大學校長廖慶榮建議,選系才能往自己的興趣走,才會願意投入學系,若一味選校,讀了自己不喜歡的系所,可能會三心二意,無法專注學習,最糟的狀況恐休、退學,不可不慎。
廖慶榮表示,選系才會是自己的興趣,而面對自己喜歡的事物,才會更願意投入學習,若為了學校名氣,選了沒興趣的學系,無法專心學習,可能會浪費這段時光;他認為,同一個學系,每校提供的教學資源差不多,建議考生還是要依循自己的本心。
至於很多學校推不分系,是否就可以先選校,其餘之後再想?廖慶榮認為,不分系是學校的跨域制度,會讓大一新生探索,最後找到自己想要的科系,為全校性政策,會為學生多考量,但並非每一個學校都有這類制度,學生在做個人申請的選擇時,很難將之作為參考,兩者是不同面向的議題;但確實,跨域為教學趨勢,元智也會考慮這樣做,首先會降低轉系門檻,看能否降低學生退學比例,不然學生在校內難以轉系,可能就會轉校,讓學校流失人才,就會比較可惜。
元智大學教務長謝建興也建議選系,專注在自己有興趣的領域,會發展得更好,成績也會提升,之後申請研究所或國外大學,校排名或系排名成績好的話,都會加分,也能申請到當初想去的學校,所以大學還是要先讀自己有興趣的科系。
謝建興表示,學測成績不理想的考生,可以繼續衝刺分科測驗;若成績理想,除了準備個申備審資料、面試外,也建議上大學前,可以多加強英語能力,以及多看課外書,拓寬學習領域與眼界。
另外,謝建興提到,元智大學不會想說要收最頂尖的學生,而是挑選適合的學生,希望繁星、個人申請可以收好收滿,不要有缺額,因為一但有缺額,最後分發收進來的學生,會呈現M型化, 不利於教學,教得太難,後段學生可能會休退學,教得太容易,前段學生可能轉學,所以校長特別叮嚀,要好好研究元智大學學生休退學原因,加以改善、輔導。
更多落點分析資訊,請到 https://exam-match.1111.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