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阿拉伯語文學系張景安教授:書審關鍵在於誠實與潛力

2025-02-21 記者 鄧天心/綜合報導

政大教授張景安解析書審如何凸顯個人特色並讓教授看見自己的潛力。圖片來源:AI生成
 
2025年申請入學的學生正進入最後的準備階段!書面審查(簡稱書審)在申請過程中佔據關鍵地位,隨著書審比例的提升,大學端更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如何清晰展現學習經歷、個人特質與未來發展計畫,將成為決定錄取與否的重要因素,為了幫助申請者掌握書審重點,我們採訪了國立政治大學阿拉伯語文學系張景安教授,請他分享長期觀察書審的建議,給正在預備書審的學生們作為參考。
 
張景安教授任職的國立政治大學阿拉伯語文學系,成立於2000年,是台灣少數專精於阿拉伯語言與文化研究的學術機構,該系培養具備阿拉伯語言能力、跨文化理解與國際視野的專業人才,課程涵蓋阿拉伯語文學、歷史、政治、經濟及國際關係,並提供交換學習與海外實習機會,致力於讓學生深入了解阿拉伯世界的多元文化與社會發展,該系以其扎實的培訓與國際資源,吸引眾多對中東文化與歷史懷抱熱忱的學生申請。
 
張景安教授強調,誠實是最重要的,過於誇大或以自我為中心的表現,反而會降低評審對申請者的評價,他希望能看到學生的潛力,而不是單純的表面成績,「太過謙虛也不太好,申請者應該明確表達自己未來四年的學習計畫,而不是對未來毫無規劃。」
 
在評估書面資料時,他會關注學生的條理性,例如:「如果學生聲稱自己英語能力很好,但沒有檢定證明,那麼他的潛力與規劃是否有連貫性?」此外,學習歷程中的活動參與與成績表現是否符合該科系的發展方向,也會影響審查結果。
 
張教授表示,印象深刻的學生通常能夠表達出對阿拉伯語與文化的高度熱忱,並且能提出自己的觀察,而不只是跟隨主流觀點,例如,若申請者單純說阿拉伯世界的女性權益較低,這並不特別突出;但若他能舉出具體例子,或從不同角度分析這個議題,就能展現更深入的思考。
 
此外,一些學生在高中時期就積極參與中東相關活動,例如參加講座、閱讀書籍、與外國朋友交流,甚至自學阿拉伯字母,這些經歷都能夠成為書審的加分項目。
 
針對未來的申請者,張教授建議,讀書計畫應該展現個人特質,並讓自身的學習經驗與阿拉伯語系的特色連結,例如,參與語言學習課程、接觸阿拉伯文化、或是進行相關研究計畫,都是有利於提升錄取機率的方式。
 
如果申請者的成績不夠突出,那麼書審的內容就必須更具特色,例如,若能強調自己對語言的學習經驗,或是對阿拉伯文化的深入參與,將能提升錄取機會。
 
根據2025年最新的書面審查趨勢,大學端愈來愈重視學習歷程檔案,不僅要求學生提供課內外的學習經驗,也希望看到具體的反思與個人觀點,此外,多元入學機制持續影響大學招生,讓不同背景的學生都有機會進入理想學系,但同時也讓競爭更加激烈,張教授指出,申請者若能在書審中展現出獨特性、強烈的學習動機與扎實的學習經驗,將更容易脫穎而出。
書面審查 書審 政治大學 阿拉伯語文學系 張景安 大學申請 學習歷程 申請技巧 多元入學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