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 區域發展組碩士班考研分享

2025-02-17  研究所快報員

一、個人背景:
我目前就讀於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在大學四年中,接觸到了社會設計以及都市規劃等相關課程,並且針對臺東糖廠轉型進行論文研究,以及在台東馬武窟溪進行環境問題的田野調查,正是大學時期在文資轉型以及環境問題上的訓練,讓我決定報考此研究所。

二、準備過程:
因為我的大學科系非都市規劃專門科系,因此我在準備時會定期前往圖書館借閱相關書籍閱讀,也因為北教大區發所甄試需要寫研究計畫書,在過去有研究過台東糖廠背景下,我希望針對台北市轉型最成功的文創園區-松山文創園區的轉型歷程進行研究,希望藉由此研究為台灣其他地方的文創園區找出一個合適轉型的方向與方式。

三、考試內容:
1.資料審查:北教大區發所的的資料審查內容主要有四個
(1)個人學經歷與自傳 學經歷的主要準備重點是有無都市規劃相關研究的成果或相關課程的學習心得,自傳則著重在介紹個人特質與申請研究所的原因。
(2)大學歷年成績單 需檢附歷年成績單,要注意成績單要有就學學校的證明章
(3)研究計畫書 需注意北教大區發所有研究計畫書的規定各式,須於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官網下載研究計畫書公版,而內容的部分準備重點主要有兩個,與「地方」事務有關(都市規劃或是地方創生設計)以及具有研究的價值。 (4)其他有利審查之相關資料或特殊專長證明 可提供大學期間曾經參與過的地方創生行動或是曾經撰寫過的都市規劃相關論文,或是實習期間的見聞,如有社團證明也可以放入,但要注意內容要扣緊本研究所的主題,都市規劃與地方創生。
2.面試 面試時間一共20分鐘,內容為研究計畫書的報告與問答,前十分鐘先由考生進行研究計畫的報告,建議一定要製作簡報,使教授能更清楚的知道研究計畫內容,而後十分鐘為教授與考生針對研究計畫的問答。 切記不要緊張,流暢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所的教授既看重研究內容,也看重考生報告的台風,因此只要流暢且有自信的說出自己的觀點與回應教授提出的問題即可。

四、
1.心路歷程: 其實我原本大學就讀的科系不是都市規劃專門的科系,系上也只有部分教授的專業是都市規劃,所以在準備期間除了我常跑圖書館借閱都市規劃相關書籍研讀外,也會詢問系上都市規劃領域的教授研究的問題,現在想起來還真的是不簡單。
2.給學弟妹的話: 如果有想要報考本研究所的學弟妹,除了以上這些準備重點要注意,最重要的是,要對自己的報告內容有自信,教授們很看重學生的表達能力,能夠流暢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是其中最重要的評分項目之一,所以準備的時候也不要忘了訓練自己穩健的台風與良好的表達能力喔!
2025考研臺北教育大學區域發展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