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群 │ 彰師大 人才備受推崇;高師大 承襲優良傳統
2024-01-19

文|吳佩諭
圖片提供|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一般人對於教育學群的直覺反應就是,畢業出路唯有「當老師」一途,但少子化現象加劇,已開始出現大專院校陸續減班停招,導致教師供過於求,甚至產生許多流浪教師,在此前提下,不少人對於是否該就讀教育學群自然也充滿疑慮。
然而,危機就是轉職,因應少子化的衝擊,為數不少的教育工作者紛紛轉型,走向精緻化、創新化的特色教學,不僅更能迎合國內未來教育方針,也重新定義了教育學群的職涯方向。
輔系培養第二技能
根據勞動部統計,學歷達大學畢業者平均薪資為3.1萬元,進一步觀察各科系分類,以醫藥衛生達新台幣3.8萬元最高,其次為就讀教育學科3.6萬元,再者則是畢業人數占各科系最少的物理、化學及地球科學科系,薪資達3.4萬元,而教育學系多元,包括幼兒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等,必需具備各學科領域專業知識外,還要學習教育理論的學習、課程與教材的設計、教學方法、教師應具備的素養,優質的師資人才,吸引民間教育機構求才若渴。
根據勞動部統計,學歷達大學畢業者平均薪資為3.1萬元,進一步觀察各科系分類,以醫藥衛生達新台幣3.8萬元最高,其次為就讀教育學科3.6萬元,再者則是畢業人數占各科系最少的物理、化學及地球科學科系,薪資達3.4萬元,而教育學系多元,包括幼兒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等,必需具備各學科領域專業知識外,還要學習教育理論的學習、課程與教材的設計、教學方法、教師應具備的素養,優質的師資人才,吸引民間教育機構求才若渴。
因應社會結構變化,各大學群的教學內容也與時俱進不斷優化,透過跨領域學程、加修輔系培養第二技能,畢業生未來出路不再侷限於傳統教職,還可投身教育科技、企業教育訓練以及行政管理領域,循序漸進發展個人職涯。
彰師大杏壇舉足輕重
本次調查指出,教育學群畢業生表現,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最讓企業讚賞,其學術專長領域,涵蓋教育哲史與教育史、教育社會學、教育政策與行政、課程與教學等主要學門,形成學士、碩士、博士完整體系,校史悠揚贏得業界一致好評。
本次調查指出,教育學群畢業生表現,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最讓企業讚賞,其學術專長領域,涵蓋教育哲史與教育史、教育社會學、教育政策與行政、課程與教學等主要學門,形成學士、碩士、博士完整體系,校史悠揚贏得業界一致好評。
而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是一所優質師資培育及多元領域發展的綜合型大學,目前有7個學院、21個系所、67個碩士學位班,學生人數超過8,000人,多年來培育無數高中職、國中及特殊學校師資,擁有十足競爭力,傑出校友遍及全臺及海內外,因而在杏壇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臺北教大研究風氣盛。
2005年改制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前身是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創校至今已超過124年,校史相當悠久,實用的多軌課程結構加上濃厚的學術研究風氣,是許多有志投身教育文化產業者的優先選擇,畢業校友累積至今已有20多萬人,深入於教育、人文藝術、數理、科技、法政、財經領域各司其職,精采的就業表現可圈可點。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是南臺灣指標性的師資培育大學,承襲了師範體系的優良傳統,因應產業快速變化,而將學生需求分流,區分為就業輔導組和升學組,將來想要就業的學生可以找就業組,老師可以傳遞豐富的業師經驗給學生,而想要繼續升學的就透過升學組,其中又分為國內和國外留學組,想要留在國內升學的就找國內專業的PH.D進行輔導,若想要出國深造,高雄師範大學有超過半數的師資都留學自英美、日本等國家,可以提供學生最實用的資訊。去年適逢舉辦創校69周年校慶,校長王政彥致詞表示,高雄師範大學創校69年來持續蛻變茁壯,如今已同時是培育優良師資及社會多元人才的雙核心大學。

彰化師大去年9 月攜手中部4 縣市18所學校,簽訂合作意向書共構育才平臺。
臺中教大聚焦紮根小學
受到少子化影響,國內多所師範大學正逐漸傾向轉型為綜合型大學,期待擴大學校規模,展現多元化思維,但是借鏡日本、美國、韓國等先進國家,都還保有以師培為主軸的學校,說明了師培教育發展不能斷層。
受到少子化影響,國內多所師範大學正逐漸傾向轉型為綜合型大學,期待擴大學校規模,展現多元化思維,但是借鏡日本、美國、韓國等先進國家,都還保有以師培為主軸的學校,說明了師培教育發展不能斷層。
而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是國內少數師資培育重點大學,學生一進入教育系,便擁有師資生的資格,可以修習教育學程,並依照個人需求做選擇,應屆師資生近年來教檢平均通過率約85%,與全國平均率約50%相較,明顯高出許多,教師甄試亦表現優異,因應少子女化與高等教育變遷,基於過往優勢,聚焦紮根小學教育,也是國內目前擁有最多公費生的師資培育大學,相當適合有志從事教職的人。
總體而言,教育學群在校所學的課程,包括教育心理學、課程設計、教育評量等,這些專業技能都可以運用在不同產業,在公職考試中,許多類組的考試科目涵蓋了教育學群中所學的專業科目,例如教育心理學、教育統計學等,有了大學的學習基礎,再投入公職考試的準備,幾乎是事半功倍;又或者投身文教產業、出版界及民間企業,從事教育訓練擔任人資管理,亦都是很穩健的生涯發展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