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推甄懶人包】推甄常見Q&A一次看 研究所讀書計畫、面試高分秘訣|甄戰學習顧問
【研究所推甄懶人包】推甄常見Q&A一次看 研究所讀書計畫、面試高分秘訣|甄戰學習顧問
研究所推甄需要準備的備審資料有哪些?
報名表、學歷證明、依各系所規定繳交之成績或名次證明書正本、(如在職)服務年資證明書正本,這些是一定要有的,另外備審資料則包含了:履歷、自傳、研究計畫、讀書計畫、推薦函、其他有利推甄證明,詳細內容還需參閱系所簡章。繳交時,建議依照各校系簡章排序裝訂。
請問研究所備審資料裡的推薦函該怎麼準備?
推薦函依照每位考生的情況與資歷的不同,通常建議準備份數約在2~5份,推薦信函建議是請與你熟悉度高、認識你的人格特質的人較好。有些同學以為請聲名顯赫的大人物來加以背書,就能增加自己錄取的機會,其實不然。還是建議找熟悉的人較好,比如:系上老師、任課老師等等。
我能一個學校報名一個系所以上嗎?
現在多數學校均開放考生可報考一個以上系所,但是如果同時錄取兩個以上系所,最後只能擇一就讀。
請問我能跨考與大學不同科系的所別嗎?
可以的,但這也會因應不同校系而設下不同的要求或門檻。對於那些接受非本科系跨考的校系,學校往往會要求下修幾科大學的主要課程,以便銜接研究所課程內容。
請問如果我沒有要參加研究所甄試,還需要準備研究所備審資料與面試嗎?
以目前的情況來說,大多數學校規定即使是參加一般生筆試的同學們,在筆試過後約莫1~2周,學校會要求學生提交書審資料以及參加口試。所以,沒有參加甄試的學生還是會需要書審資料與口試。有很多同學都曾經面臨過筆試通過,但是因為書審資料與口試草率了事,因此與研究所擦肩而過。現在也有部分研究所的一般生考試只採用書審、口試的方法招生,只是時間是在2~3月份。既然不論是考一般生或者甄試都需要書審與口試,而甄試生準備的與筆試生針對口試要準備的資料內容並無差異,建議同學不如及早從甄試準備起,參加甄試的資料還能在筆試後的第二關派上用場呢!
研究所面試很重要嗎
看完書審資料後,您獲得評審老師在一開始的青睞,接下來就是面對面的時刻了!所以面試當然很重要!面試是教授們選取學生的主要依據,透過學生回答問題的方式以及肢體、神情,可以窺視同學的人格特質與該科系的適合度。題目從個人提、專業題、時事題、變化題等等,變化多端、應有盡有。尤其在於研究計畫的追問,更是讓許多同學無所適從的關卡。只要研究計畫的回答夠周詳;且能夠針對該校系教授的研究專長著手,相信妳能夠成功取得教授青睞!
請問非應屆畢業/在職生是否可以參加研究所甄試呢?
(1)想報名一般生的你:除了少數校系有規定須「應屆畢業生」外,絕大多數的校系並沒有特別限制必須是應屆畢業生才可報考。提醒同學翻閱簡章時多加注意「報考身分」訊息。
(2) 想報名在職組的你:在翻閱簡章時,應注意該校系是否有開出給在職生的缺額,並且留意自己的工作年限、畢業年限及其他相關條件符合該系所。
請問當研究所甄試錄取後,可以提早入學就讀嗎?
許多學校根據不同科系,只要學生符合申請標準則接受提早申請入學的請求。比如台大、政大、中山、中央等學校均標註於簡章中。但,普遍來說,甄試放榜時正處於大四上的期末考,還沒有畢業理應不會有這個問題。但若是已經畢業的同學,必須要參照各系所簡章的規定。一般而言,商學院都是到九月時(上學期)入學;而工科同學因為實驗室制度原因,所以有可能於三月(下學期)開學後提早入學。
研究計畫和讀書計畫是什麼?
研究計畫的撰寫要「因校制宜」,是一份告訴教授未來入學後所要研究的主題與方法的報告書。每個學生應該根據自己的就學動機以及研究興趣去撰寫一份獨特的研究計畫,而非僅抄襲、參考學長的範本。一份研究計畫是一份具有全盤性架構規劃,內容涵蓋有研究主題、研究背景、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方法、預期貢獻等項目。由於每個教授都有自己的學術研究專長;而每所校所也有不同的研究方向,所以研究計畫撰寫如果同出一轍,在口試時便會因為無法達到該校系、面試教授的學術訴求與而失去一次機會。讀書計畫是提供教授未來的修課與自修方向的參考依據。簡單來說,就是為了完成「研究計畫」中間所需要修習的課程、需要補足加強的能力等,因此研究計畫與讀書計畫息息相關,在書寫時,需要計畫周詳,避免出現邏輯不通,前後不符的情況喔!
研究所備審審資料架構所涵蓋的內容有哪些?
(1)大學四年在校成績
在校成績提供佐證,證明學生在大學四年是為自己課業負責的人,並且穩定性也高。當然,成績必須維持一定的水準。這標準會依據報考的學校以及系所。
(2)研究專題/ 小論文的撰寫經驗
既然要考研究所,如果在大學時期能夠執行過與報考研究所科系相關的研究專題報告或小論文的撰寫,將是一塊很有利的敲門磚。因為研究所的本質就是要「做研究」,如果大學曾有這些經驗,就是告訴教授你已經具備做研究的能力了!
(3)班級幹部/ 社團經驗
廣博多元,是甄試的主要概念之一。學校不僅僅需要會讀書的考生,更要生活豐富多元的人。經由幹部經歷以及社團經歷中,能夠初步培養出一位具有領導、團隊合作、群眾溝通、時間控管、統籌規劃能力的人。
(4)交換學生
交換學生通常有限定名額,需要通過重重關卡來取得資格,在此,教授可合理推測,此位學生必定是位品、學兼優的考生,額外能加分的是,這位考生的視野與思維模式相較其他學生是更開闊並富有國際觀。
(5)各項比賽
這概念與剛才談的班級幹部及社團經驗類似。如果類型與欲甄試系所無直接相關,則可作為你興趣多元的依據,並且願意額外分配出時間來投入感興趣的領域。若參賽項目與甄試系所有直接相關,那更向教授透露出你志向已定的想法!
(6)企業實習
企業實習一來可釐清自己是否真的對於此產業有熱情;二來在實習中能夠親身了解產業的運作模式。對教授而言,有企業實習經驗的甄試生是對於未來有明確規劃的人,更能使用批判性的思考來面對將來的研究論題。
(7)證照考取
從較為普遍的電腦證照、語言證照到較具專業性的金融證照等,也是提供教授作為錄取人選的評估項目之一,尤其以商管相關系所的同學,對於某些學校的教授而言,算是篩選門檻喔!
(8)推薦信函
推薦信函其實就是一個背書、掛保證的概念。為你寫推薦函的人是一位對你的學習態度、為人處世有高度認可以及認識的人。因此,寫推薦信的人選,一定要是一位與你熟悉度很高的人。
研究計畫、學習計畫、讀書計畫的差異?
基本上,這三者的內容彼此相輔相成。「研究計畫」為著手寫「論文」前提出之說明文件,在研究所甄試時各校系多數列為必繳項目,主要期望藉由研究計畫書了解學生未來主修方向與研究潛力。「讀書計畫」是在此研究主題下規畫未來的選課路徑,「學習計畫」則是整個研究所期間包含課內與課外之整體規劃。而研究計畫書為整體學習規劃的基礎。
研究計劃長度依程度或領域而不同,但一般來說教授看完研究計畫書期望應有以下收獲:
- 展現研究生對於從事該研究題目的決心
- 提供研究背景與動機
- 增加對於題目的認識
- 建立基礎研究理論框架
- 確立研究方法
要如何訂定研究計畫適合的主題?
選定研究主題的2 個條件」:首先,他必須是一個你有興趣且最好有相關研究、學習經驗的題目,對這題目有基本的認識與研究能力。再者,研究題目的擬訂也必須考慮目標校系各位老師的專長。研究計畫是否能吸引老師的注意當然與個老師的專長領域有密切關係,如果一個研究計畫題目相當偏門,目標系所老師缺乏此類專長,當然老師會認為無法滿足學習需求,因而較不傾向錄取。
「選定研究主題的2 個原則」:因此,在研擬研究主題時,應先選定適中的題目範圍,符合專業方向。再者,可從實務面尋找新問題,使題目具現實意義。除了參考個人過往經驗,還必須參考目標校系教授研究領域與專業期刊發表,近年目標系所畢業生論文主題,找出有興趣的方向,一步步的找出最好的研究主題。
研究計畫的關鍵文獻要如何挑選?
對於研究計畫的準備,應掌握該領域的專業知識,用關鍵文獻敲對研究領域的重點,至少需要閱讀三份以上的參考文獻/ 原文文獻,而沒有經驗的同學可能讀了十多篇文獻還沒有辦法找到重點。所以用對方法很重要,應有計畫地蒐集目標校系教授研究領域與專業期刊發表等相關資訊,減少蒐集範圍,針對你的研究主題,明確並有效率地挑選文獻。
跨考研究所要注意的事項?
1. 報考系所規定:請先翻閱簡章確認預計報考的系所是否有提供名額給不是本科系的你,如簡章提供的資料不明確,務必打電話至系辦詢問清楚,以免未符合報考資格被退件。
2. 對跨考系所抱持著濃厚的興趣並進行瞭解:系網上提供的資訊,如教育目標、特色、師資、設備、研究領域、學生活動、畢業生出路、傑出校友等,或者透過專業的甄戰協助你釐清校系特色,藉由訊息的蒐集確立自己真的非念不可。
3. 建立相關專業知識:可透過修習相關課程及活動去體驗這些內容是否與自己當初所想像的一樣,如果你的答案是Yes,請放手一搏,努力地朝自己的目標邁進。總之,跨考前一定要經過深思熟慮再做決定。
圖片/影音/資料來:甄戰學習顧問
(若有冒犯或不妥之處,請及時聯繫我們,將立即下架刪除,謝謝!)
※本文由 甄戰學習顧問 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大學新鮮人照過來
升大學先了解校系>>大學網
選填志願最佳夥伴>>落點分析
找到你學涯發光的位置>>Holland興趣測驗
獎學金有哪些?看這裡>>獎學金查詢
相關推薦
-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