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財金課程中,有三之最,會計最難,財管最有用,統計最抽象。
先談會計,會計是種語言,剛接觸的新生絕對會暈頭轉向,好似垂髫之時的自己牙牙學語,即使努力想要出口成章,才發現論無章法,是為大人的老師,因為層次太高,也不懂為何我們不懂。借貸不平衡,會計項目不知道怎麼寫,每次上課都一個頭兩個大。這時同齡人扮演重要角色,大家各有所長,天賦點在不同領域,有個同溫層能抱團取暖與取經,對會計上手速度事半功倍。而助教,也是另一個突破口,他們能用較年輕現代的舉例,讓我們了解過程,因此助教課千萬不要缺席,不然就白讀會計了。
而財管,則是所有課程中最為實用的一門。投資的概念存於財管之中,要學會理財,就必須掌握IRR、NPV等財務指標,才能判斷一項投資是否值得進行,以及它的風險程度。財管課程不僅教授如何計算,也讓我們理解市場價值與最佳利益之間的權衡。例如,透過學習保險、年金與基金的運作模式,我們能夠更精確地評估風險,做出符合自身需求的選擇。
學習財管,讓我們懂得如何利用資訊差與市場機會,看穿公司債、國債、認股權證等金融工具的潛在價值,而不只是盲目追隨市場風潮。透過理性的分析與謹慎的風險評估,財管教會我們投資,而不是投機,避免落入羊群效應的陷阱,跟隨大眾情緒入市,最後陷入市場崩盤的谷底。
最後談統計,這門學科可謂是財金領域的大魔王。統計之所以抽象,在於它並非純粹的計算,而是結合了數學邏輯與現實應用。統計學的核心在於資料分析與推論,它能夠幫助我們理解市場趨勢、投資風險、甚至是消費者行為。然而,對我來說,統計的挑戰來自於它繁多的公式與概念,如常態分佈、變異數、回歸分析等。因此學習統計時,圖表與案例分析是極為重要的輔助工具,透過實際數據的應用,可以讓原本抽象的數學理論變得更加具體。
我們財金的課程各有特色,會計最難,因為它是一門獨特的語言,需要時間適應與消化;財管最有用,因為它教會我們如何運用金融工具做出最佳決策;統計最抽象,因為它結合數學與邏輯,卻是我們理解市場與投資風險的基礎。每一門課程雖然各有難度,但只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必能在財金領域中游刃有餘,將所學應用於實際生活,真正發揮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