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四年轉眼就過,有些人畢業時滿載而歸,但也有人回頭一看,才發現自己錯過了許多重要的機會。以下是個人在大學最後悔的五大遺憾,希望你能提早避坑,不留遺憾!
1. 英文能力不足,錯失許多機會 🌍
- 許多 營隊、交換生計畫、海外研習 都對英文能力有門檻,當初因為不敢挑戰或準備不足,白白錯失機會。
- 實習與求職競爭力下降,許多企業看重英文能力,即使履歷優秀,缺少語言能力仍可能被刷掉。
- 證照考試沒準備,要畢業了才發現 TOEIC、IELTS、商業英文證照對求職加分,但大學時沒重視,導致畢業前還得花時間補救。
💡 解決方案:趁早規劃英文學習,每學期安排固定時間準備 TOEIC、TOEFL、IELTS,並積極參與英文活動,如外語角、國際志工等,讓自己習慣用英文交流!
2. 沒有經營教授人脈,錯失資源與推薦機會 🤝
- 沒有和教授建立好關係,導致申請獎學金、交換生、實習或研究所時,缺乏推薦人支持。
- 錯失產學合作或實習機會,很多教授與企業有合作計畫,如果早點打好關係,可能有更多內部推薦的機會。
- 畢業後少了一條後路,有些學生畢業後才發現,教授的人脈能幫助求職或升學,但自己卻錯過了這層資源。
💡 解決方案:
- 積極參與課堂討論、作業用心準備,讓教授對你留下好印象。
- 主動找教授討論學習與職涯發展,建立長期關係。
- 申請研究助理、課堂助教或參與教授研究計畫,增加與教授的交流機會。
3. 時間管理不佳,軟實力滿點但硬實力不足 ⏳
- 熱衷於參加比賽、社團、活動,累積了豐富的 簡報能力、團隊合作經驗、問題解決能力,但畢業求職時才發現 證照、專業技術能力不足。
- 企業求才更重視「證照 + 經驗」的結合,單有比賽經驗但無專業證明,競爭力相對較弱。
- 準備研究所或國考時,才發現自己基礎不夠紮實,需要花額外時間補強基礎知識。
💡 解決方案:
- 學會平衡時間,每學期規劃 1-2 張證照考試,如 多益、PMP、CPA、Google Analytics 等,讓自己軟硬實力兼具!
- 將比賽經驗轉化為專業技能,例如參與商業競賽的同時,學習 Excel、Python、財務分析、數據分析工具,提升硬實力!
- 不要忽視學校課程,有些課程內容雖然當下感覺用不到,但未來考試或工作可能會需要,別等到畢業才後悔!
4. 忽略學校公告,錯失許多機會 📢
- 沒有習慣定期查看 學校信箱、學生事務處公告、職涯發展中心資訊,導致錯過了許多校內活動、免費講座、獎學金機會。
- 處室工讀、校內競賽、企業說明會 等機會,其實都會公告在學校網站,但因為懶得看,結果錯過了好幾個能為履歷加分的機會。
💡 解決方案:
- 每週固定時間檢查學校信箱與公告,養成習慣,不錯過任何機會!
- 加入學校相關社群或 LINE 群組,讓自己能隨時掌握最新資訊。
- 看到有興趣的活動就勇敢報名,有些機會不是能力不足,而是缺乏行動力,提早開始比什麼都重要!
5. 只選輕鬆課程,錯失跨領域學習機會 🎓
- 為了追求輕鬆,選課時總是挑選 佛系課、涼課,但畢業求職時才發現,這些課程對職涯發展幫助有限。
- 沒有修外系的課程,導致跨領域能力不足,像是商管學生如果能修點 數據分析、程式設計,就能增加競爭力。
- 只顧學業,沒有培養職場實戰技能,如 簡報能力、Excel 資料分析、溝通技巧,導致進入職場後適應困難。
💡 解決方案:
- 大膽修外系課程,如商管學生可以修科技業常用的 Python、SQL,工程學生可以修 商業思維、財務管理,增加職場競爭力!
- 選擇能結合實作的課程,如企業專案、業界合作課程,讓自己不只是學理論,也有實戰經驗!
- 不要害怕挑戰難課程,有些課雖然難,但學會後價值很高,如 財務報表分析、數據分析、程式設計,對未來職涯發展幫助極大!
大學四年不僅是成長的黃金時期,更是累積職場競爭力的重要階段。如果你現在還是大一、大二,趁早做出改變,調整學習與時間規劃,才能避免畢業時後悔。如果你已經是大三、大四,也不用灰心,現在開始補救,仍然可以補足自己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