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知道,學測後的面試是最緊張的一環,特別是當你對這個科系充滿期待時,心情更是百感交集。
今天就來講講當初我面試的過程、教授問了哪些問題、我怎麼準備,還有面試後的心情~希望能幫助大家做好準備!
面試準備
首先,我上網查了大量的視光學資料,對近視、遠視、散光等常見視力問題進行了梳理,確保自己對這些基本知識了如指掌。
接著,我特別注意了台灣的視力問題,查了近視率和一些相關的統計數據,這些資料對我面試中回答教授的問題很有幫助。
除了專業知識,我還邀請學長姐們進行模擬面試,這樣讓我習慣了面試的節奏,也幫我在真實面試中減少了緊張感。
最後,我準備了一個簡短又有力的自我介紹,讓自己能在面試時快速切入正題,展現出自己對這個科系的熱情和動機。
面試過程大揭秘
面試當天,其實我已經提前來到學校,心裡真的是又興奮又緊張。大家被分成小組,一組一組進面試房間,輪流面試。每個房間有一位教授,面試時間大約是五分鐘,過程中其實會有三個主要的問題要回答。
面試的時候會考察你對視光學的一些基本知識,還有你怎麼表達自己。當時我進去的時候,看到教授很有親和力,才稍微放下心來。
教授問的問題有哪些?
相信大家都好奇教授會問些什麼問題,這裡就來分享我當時遇到的幾個:
「你知道有哪些常見的視力問題嗎?」
我當時回答了近視、遠視、散光、老花眼這些常見的視力問題,並簡單說明了每個的定義,教授點頭表示理解。
「你了解台灣近視率有多高嗎?」
我記得我當時回答了台灣是世界上近視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據統計大約有80%的國人近視,當然這個問題也考察了我們對台灣視光學的了解。
「那你知道什麼是『高度近視』嗎?」
這個問題我答得比較順利,解釋了高度近視是指度數超過500度,或者眼軸長度超過26毫米的情況。教授似乎對我的回答滿意。
面試結束後,我心情終於放鬆下來。
回想起來,其實教授問的問題都蠻專業,不過還好我有提前準備,不然完全答不出來!
不過我看到跟我同組的同學答不出來,教授也不會故意刁難,不過那位同學回答的方式都挺誠實的,所以也有獲得教授認可這樣。
面試中最重要的就是自信,不能因為教授問的問題難倒了自己就慌了,冷靜回答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