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當初準備系上面試的經驗,我認為成功的關鍵在於充分準備金融時事與展現對國際市場的熱情,這不僅讓我順利進入這個充滿挑戰與機會的學系,也為我後來的學習奠定了基礎。以下是我準備與面試的完整過程,希望能給剛考完學測、準備申請的學弟妹一些啟發!
詳細面試流程
報到與等候:面試當天,考生需要提前報到並在指定區域等候。通常會有簡單的報到程序,確認身份後就可以進入等候區。
面試形式:輔大金融與國際企業學系的面試通常是團體面試,與其他考生一起參加。
面試過程:團體面試中,考生會被要求輪流回答問題。面試官通常會問一些專業問題,同時也會觀察考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英語能力。
主考官人數與筆試
主考官人數:通常有2到3位主考官,包括教授和業界專家。
筆試:在我面試的時候沒有進行筆試,但這可能會因年份或特殊情況而有所不同。
面試問題
「你對最近的國際匯率波動有什麼看法?」
「你認為什麼是影響企業國際化的關鍵因素?」
「請簡單解釋什麼是股票市場的『牛市』和『熊市』?」
「如果台灣利率上升,對企業融資有什麼影響?」
「你怎麼看待數位貨幣對傳統金融的挑戰?」
最難回答的題目
其中,我覺得最難的題目是「如果台灣利率上升,對企業融資有什麼影響?」這個問題需要結合經濟學和金融實務的知識,還得考慮實際情境。
我當時稍微停頓了一下,然後回答說:「利率上升會增加企業的借貸成本,尤其是仰賴貸款擴張的公司可能會面臨壓力,但對有穩定現金流的企業影響較小。
同時,利率上升也可能吸引外資流入,對國際企業來說或許是個機會。」我試著從正反兩面分析,不確定自己講得夠不夠深入。
為了準備這些問題,我在學測後花了很多時間看財經新聞,像《工商時報》和彭博社的報導,還複習了一些基本的金融概念,比如利率和匯率的關係。我也練習過怎麼把複雜的東西講得簡單又有條理,這在面試時真的幫了大忙。
我建議學弟妹們多關注國際金融趨勢,像最近的貨幣政策或貿易戰,面試時能提到具體例子會很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