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復刻】Ep.4 沒問題文化|學習系列一
畢竟來大學一趟,總要帶點東西走的呀
圖/文/陳建宏
本文概要
本學期期末簡報 (2019.01) 時我大膽提出一個觀點:讀者的本質就是你自己,不需要透過合群來確認自己的定位。
大學分組作業時,特別在開會場合,往往一句:剛剛聽下來,有沒有什麼問題?得到的是全場靜默,在百人課堂更是如此,整學期在全班面前舉手問問題次數為零的人數大概率會超過 90%。
為什麼會這樣,不懂不才是最大的問題嗎?
簡單看完概要,我想主題就很明確了:
有些問題放著放著就不再是問題,忽略著、忽略著也就習以為常,殊不知這樣的思考習慣可能會離自己的理想生活越來越遠。
這樣的場景一定不陌生。
舉起手:老師,剛剛那裡我不懂可以再說一次嗎?
- 哪邊不懂?我應該說得很清楚,「你下課來找我」
- 好 ... 等一下吧,我在趕課,同學一定有人會,不會再來辦公室問
- (講得不大不小聲就被忽略了) 看起來大家都沒有問題!
又或者同學會有這樣的反應:
- (你很煩欸) 「下課再問老師啦」
- 先想一下再問,不然就一直都在回答你的問題而已
- (私下靠北怎麼有這麼煩的傢伙)
發現問題的時候,每個人反應不太相同,卻又大同小異。
小的時候我常被教導:上課要保持安靜,不要吵到其他同學。 (反正頭腦很好,有什麼問題下課再去問老師)
但捫心自問一般人下課會幹嘛去:聊天、滑手機、看小說,誰跟你找老師的呀?而且一個人面對老師好可怕,還是問同學「要不要一起去上廁所」好了。
於是一天一天過去,就變成啞巴了。
面對自己是一個接一個的結巴
「內向」一文提到:說話需要放膽練習,表達力並非一蹴可幾。
或許讀者會認為這是一種合群的表現,不想造成別人麻煩,問了還要冒著「被討厭」的風險,不過就是個問題嘛?大不了自己消化掉 (看是就忘了或假裝自己真的會了都可以) ,仔細想想我的問題確實也沒什麼大不了。
那好,就這樣吧!
我個性比較反骨,沒什麼合群的概念;不過不代表就不懂得合群唷,只是有時候會以自己怪人為樂就是了。(哈)
讀者覺得「合群」的目的是什麼?
其實我們都知道走在自己道路上,「合群」並不會是最優先考慮的事情,卻還是忍不住這麼做了。
我來猜猜:這樣會有朋友、吃飯有人陪、生活上下會充滿快活的空氣;這樣,至少不會成為同儕的箭靶。
可能我個性真的比較奇特一點,合得來的人要嘛就是十分聽眾型,再不然就是大肆分享交談型,還真的是找不太到哪個「群」是適合我的。(現階段倒覺得朋友型態改變許多,大多以能互相幫助、個性單純為主)
當然再往下深入就先不談,說說我的故事,或許讀者會更了解這個問題探討背後的答案,這個答案沒有一定,所以不用特地執著於「正確」的結論:
我不是沒有試過「合群」。
大家身邊一定有過「不是一掛」的人,我當然也不例外。我曾經質疑過自己是不是很沒有社交能力,是不是這樣就真的交不到朋友了,是不是就真的表示我人際關係很差?
還真的有可能,既然覺得社交環境較為艱困,又是怎麼一路走來的呢?
事實只是,合了我能合的群。
什麼意思呢?《大學不迷茫》一書就給相當好的說明。同樣的每個人、每個選擇都沒有對錯,但絕對有好、壞之分,問題背後的答案取決於自己的「選擇」,差別只在於適合我的群體通常都很小而已。
並不是強調那些被淘選後的團體不好,人與人相處該做的禮貌做了,事後沒有交集也不強求。
如果我們做著的一直是合群的事情,怎麼有辦法靜下來好好探索自己呢。
上大學我很少追求集體認同的答案,總不能一直是飯來張口的學習態度吧 XD
在大學琳瑯滿目的活動之間遊走,讀經濟系的我平時還不算太爆炸,每每碰到有活動可以參加的時候都會問一下自己:這個活動在幹嘛?有我想要的東西嗎?花的時間和收穫能達到預期嗎?
如果這些問題背後的「答案」都能符合期望,那就剩下喬出時間的問題了,還是好處理。
至於什麼情況下要「答對」一些聲音的疑惑?除了老師點到問問題的時候、或是有機會舉手表達的時候 ... 那還有嗎?肯定有的。
還有一個,是舉手問問題的時候,為避免尷尬還得猜中其他人在想什麼。
要嘛問的問題別人沒想到,會覺得讀者問得很好;再不然就是所問的問題正好也是大家當時內心的疑問,自然就會接受被中斷的時間。
反過來說,其餘的形式就是造成別人的困擾而已吧,接下來的過程就不多說了,催眠自己、變成啞巴,絕對是上上策。
其實靜下來的時候我們都明白:沒問題一定是最大的問題。
讀者的沒問題,能滿足老師的課堂教學、滿足合群的心理現象,卻不見容於未來的職場生活。
如果這樣的「沒問題」只是因為習慣忽略自己的需求,我倒不希望這樣唬弄著就過去了。
為什麼別人可以比更快發現問題在哪裡,為什麼有些人的提問就是能切中要點,又為什麼一堂課我只能似是而非地聽完,卻對自己信心滿滿之餘考不出 90 分呢?
有時候連我都不自覺在做一樣的事。短暫踏入職場給了我很好的啟發:因為不願意免洗、不願做個職場上的螺絲釘。
而「沒問題」正塑造自己成為自己將來不想變成的人。
如果想要根絕問題,就得發現到,為什麼我會時常「沒有問題」?
- 根源一:合群的不知不覺
- 根源二:解開題目比自有想法重要
- 根源三:對自己太有信心
如果讀者也是的話,只需要察覺到問題所在,就有動機去解決它;若讀者尚不是如此的話,《大學不迷茫》的名言就提供參考:
所有的道理在不去做的前提之下,都只是無用的雞湯。
正好也是寫作常提到的事情:在允許的猶豫期限之後,只有真的做了,不論成果如何,學到的都是自己的。
調整學生思維
你已經讀到文末了。
在原文裡,由於是大學之初,會相當強調積極學習的重要性,其中一個辦法就是特別在學業有問題覺得想不通之時,找到合適的時機向同學或教授求救;只是需要注意一下周遭的空氣,以免過度佔用別人的時間。
現在大學之末,或者可以不用等到這個時候,「有問題就問」並不已經是相當適合這個時段的學習辦法,因為出社會的大家就會是一個完好的成年人,總要將自己的學習技巧再更上一層。
一般來說提問前「提出構想」是重要的一環,但並不僅限於先想過可能的錯誤在哪裡,包括:事前搜尋資料、整理結論,如果只要一點時間可以自己解決的細節小事就先包辦完,別人也會比較清楚讀者的問題源頭。
舉例來說,在職場裡我們會有機會錄取一位「什麼都願意學」的實習生;可是自從實習生入場後,如果連簡單的文書處理、排版、送件都還要一一過問同事,雖然可以歸咎是人資部門的寬容,但還握有傳統的學生思維就不是好事。
因為,這已經麻煩到別人了;別人沒有教育我們成為好員工的義務。
倒不如把積極學習的心態和方法,先從要求自己「完備」開始,不知不覺就會節省很多一來一往的時間。
至於應該怎麼樣過濾、篩選問題,在我仔細地寫出來之前,就請讀者們善用「品味」的能力幫幫自己唷。
資料來源:陳建宏
(若有冒犯或不妥之處,請及時聯繫我們,將立即下架刪除,謝謝!)
※本文由 陳建宏 方格子 授權轉載
相關推薦
-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