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兜肯
2023-01-03 09:26:23

成為研究生的起點_大專學生研究計畫

成為研究生的起點_大專學生研究計畫-Z世代校園攻略

圖片來源: freepik

 

文/吳育憲

 

現在許多高薪工作基本要求碩士畢業,不少人將攻讀碩士列入生涯規劃當中。而科技部大專學生研究計畫是證明具備研究能力的最佳證據之一。究竟對於一個大學生而言,這份計畫是什麼?又該如何撰寫呢?

 

成為研究生的起點_大專學生研究計畫-Z世代校園攻略

研究的初體驗《科技部大專學生研究計畫》

 

嗨!你大概不知道我是誰,我是逢甲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的大三生,現在到輔仁大學交換一年,攻讀金融與國際企業管理。目前剛錄取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的實習,主要負責前瞻產業相關內容,未來也會增加實習、生活、閱讀相關分享,歡迎追蹤!

 

不少人是第一次接觸學術格式的文章,過程中難免會感到手足無措,不知該從何下手。

這篇文章會仔細說明以下三點:

1.陌生到認識_計畫的簡介
2.認識到熟識_撰寫大專生的全過程
3.奮筆疾書_十頁論文寫作的心酸

 

成為研究生的起點_大專學生研究計畫-Z世代校園攻略

Photo by Dan Dimmock on Unsplash

 

 

陌生到認識_計畫的簡介

大專生計畫分成兩階段
第一階段:提交10頁小論文(該年度6月靜待錄取通知)
第二階段:錄取後撰寫結案報告(未錄取則無此階段,可看審核委員評語)
計畫期間可得$6000x8個月=$48000元獎學金(按月撥款)
從7月開始撥款(我實際收到是9月開學,每校撥款時間或有不同)。

我是透過管理學這門課接觸到的,這堂課有個小專題作業要完成,格式很接近論文形式,完成後教授也在課堂上詢問同學有無意願參加大專生計畫,這位教授後來也成為我的計畫指導教授。

 

“教授是獲得資源的重要來源之一”

 

班代負責很多事情,訂書、點名、提醒考試等各種雜事,幾乎所有老師都知道我是誰,很多事情會第一時間告訴我,因此獲得很多資源如:工讀、推薦信、職涯指導等等,強烈建議可以在課堂上主動與教授聊天,也許聊聊關於課程、研所、生涯規劃等等,也讓教授知道你的想法,彼此建立連結。

 

認識到熟識_接觸大專生的全過程

花了一個禮拜稍微思考與搜集資料後,決定要參加110年的研究計畫,並請教授當我的指導老師。我其實一直在糾結與焦慮,我真的要參加嗎?會不會很難?研究到底是什麼?,這些問題都還沒有解答,但時間迫在眉睫,我得做出決定了。

 

於是我跟老天打了個賭「要是有錄取,我就去讀研究所」
現在看來祂確實有聽到

成為研究生的起點_大專學生研究計畫-Z世代校園攻略

踏上研究的起點-錄取紀錄

 

大部分同學都需要找到一個主題進行研究,但我沒有,我是接續教授的主題進行延伸研究,這是我跟大家比較不同的地方。主題是探討金融業創新發展趨勢,目的在瞭解金融業過去的創新發展,未來的創新發展走向,台灣金融業會何去何從?

為了填補找尋研究主題能力的不足,我後續開始找資料,假設「如果讓我再找一次主題,我會遇到哪些問題」,並整理如下:

 

‘’你對什麼感興趣?你想研究什麼?’’

 

過去的學習過程從來沒有告訴我這點,高中只要段考考高、國英數社照著讀就好。所以我在這個階段算是花了相當大的力氣,去找到我可能感興趣的事情。

兜了一大圈最後發現,所謂「真正感興趣的事」既空泛,想在極短的時間內找到也相當困難。退而求其次想到的是,不如透過自身學科(金融)配合現在的趨勢(金融科技),找到領域內尚未被發現的事情

 

‘’學習就是模仿跟練習‘’

 

因此,建議可以多看、多聽、多嘗試、多學習。

帶領我進入的書籍包含:(均附上博客來連結)
1.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方法、秘訣、潛規則
2. 批判性思考:跳脫慣性的思考模式
3. 首爾大學一開課就秒殺的邏輯寫作課

 

成為研究生的起點_大專學生研究計畫-Z世代校園攻略

真的讓我感到被救援_《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

 

 

奮筆疾書_十頁論文寫作的過程

 

十頁有多難填滿?

像是參加游泳比賽,卻不會踢水一樣

 

科技部有給予範例樣本,根據各標題所需要的內容填入即可,看似簡單實則不太容易,在還沒搞懂摘要、研究動機、文獻探討等各部分要完成的任務前,就像知道該游泳到終點,卻不會踢水一樣。

教授教導我的方法是試圖了解他人文章並模仿文章結構,把結構當作骨、自己想表達的當作肉,再把肉貼在骨架上,這樣反覆修修改改,讓自己試著寫出具有邏輯、脈絡清晰的文章。

寫作特別注重邏輯思考、有序分配段落工作、證據佐證及引用來源,這些都是需要不斷學習還有試錯的,建議寫一寫就給指導老師看,相信老師一定都會很樂意給予寫作意見的。

 

以上就是大專生錄取後的分享紀錄,在這當下我也已經將結案報告撰寫完畢了,真的很感謝所有網路上願意分享的前輩們,很多疑惑都是在一遍一遍翻閱後獲得解答。如果你還有疑問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有任何研究相關的交流也可以!祝福各位拉👋

 


資料來源:吳育憲 Jason Wu

(若有冒犯或不妥之處,請及時聯繫我們,將立即下架刪除,謝謝!)

※本文由 吳育憲 Jason Wu Medium 授權轉載※

回覆數(3)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