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兜肯
2022-04-28 09:04:54

【為什麼畢業後不知道要找什麼工作? 】Part.2|嫚嫚來

我自己曾經有準備公務員考試,跟大部分的人一樣,因為畢業不知道要做什麼,「畢業等於失業」這句話在我考大學之前流行的一句話。大部分的父母親都是希望小孩考上理想的國立大學、私立排列前幾名大學,那年我考完大學學測記得很深刻,媒體播報新聞:今年大學最低錄取分數11分錄取大學,隔年播報新聞最低錄取分數8分錄取大學,新聞媒體諷刺教育做得不好還是諷刺學生分數考不高?


-
◆為什麼大學花時間所學習的知識,在畢業後很難找到一份適合的工作,那要讀大學嗎?


-
從過去的久遠年代,我們透過科舉考試到現代的公職考試,一直以來我們都是以考試分數高低,辨別這個人的能力我想很多人都看過類似的廣告slogn,『別讓小孩輸在起跑點上』。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讓孩子上安親班是一種常態。補習班一間間開的越來越多,國小、國中、高中、研究所、公職或國營考試...等等。 每次我看到『別讓小孩輸在起跑點上』這樣的文宣,心裡想著:是父母多害怕孩子輸還是孩子害怕輸給別人呢?考試考得不好,父母可能會生氣對你說:我花了這麼多錢在你身上栽培你,你給我考這種成績。(尤其我爸會這麼對我說)


-
填鴨式的教育,限制、扼殺了每個純淨小孩的創新和想像能力,父母還記得給孩子抓過周嗎?讓孩子自由選擇要做什麼職業嗎?那為什麼長大後,小孩選擇沒了自由?剩下的是讓小孩每天下課後、假日直奔到補習班上課。 (我從國小補習英文,國中補習從平日下課到假日整天,高中下課後到高雄火車站補習,補習補了很多年,但是我不知道為什麼而讀書,每個人坐在一間大教室裡面好像考試機器人,用考試分數讓每個小孩互相拚個你死我活,考高分就是冠軍,考低分就是loser。)


-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過去的時代和現代還適用嗎?


-
我們使用的iphone手機,不能全都歸於賈伯斯發明,但他是『實現』手機和ipad用手指觸碰平板的使用方式,為人類生活帶來最大的改變。如果沒有他用熱情和創新的想法把手機變成我們現在使用的方式,手機很可能還是像過去使用按鍵方式輸入文字,每年iphone新機發表,更是讓每位果粉期待。也因為平板手機出現,各大廠商紛紛開始效仿,(這裡不談銷售策略)。


-
◆你能說創新和熱情不重要嗎?


-
淺談賈伯斯: 他19歲離開里德學院,在里德學院讀了半年就退學了,一方面是經濟問題(快花光父母的積蓄),另一方面用他自己的話就是:我始終找不到大學的價值。他說他不喜歡那些無聊的必修課,輟學後的他並沒有馬上離開學校,而是在學校逗留18個月旁聽書寫課程才徹底離開學校。他在設計第一台麥金塔電腦時,書寫課程所學都派上用場,假如他在大學時沒有旁聽書寫課,麥金塔電腦就不會有各種不同字體和等間距的字型。由於微軟視窗電腦是抄襲麥金塔的,因此可以說沒有個人電腦會使用多種不同字型。當他們(蘋果公司)剛發表最棒的作品麥金塔,而他也剛滿30歲,然後他被解雇了。接下來的5年,他創辦了NeXT軟體公司和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皮克斯製作了世界上第一部電腦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現在也是全世界最成功的動畫工作室。又一次神奇的轉折,蘋果公司收購NeXT,他又回到蘋果公司,時間快轉至之後iphone誕生。


-
學校教育不太協助我們思辨以解決挑戰,而是培養我們去忍受困難:閉上嘴、少惹事、別問為什麼、如果失敗就回去再努力,這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案。學生念書不是因為對世界有求知慾,只是被迫參加社會架構好的障礙賽—你不必知道為何要闖關,只要努力闖過就會有人說你好厲害。四十年來,台灣社會對就業的想像圖沒有變過:這是一件需要每天工作8小時(甚至是超過8小時)、每個月固定領一筆薪水、有老闆管你、需要知識(所以受教育很重要,比如廣告裡爸爸要把買車的錢省下來,給兒子繳學費)的事情,如果沒意外,你可以持續做個20到25年,等它結束時會有一筆退休金,讓你永遠不必再工作。


-
台灣孩子從小到大都被提醒「現在好好讀書,以後才找得到好工作。」 很多人認為增加未來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提升教育程度與專業能力,這當然不能說錯,畢竟專業是一切的基礎,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有時我們對未來的煩惱也許不是根源於能力不足, 而是想像力不夠,被困在「好好念書、找好工作」的思維框架裡,反而更看不清未來。


-
◆你思考過嗎?現在很多職業,過去很多是不存在的,經過每年的演變進化成現在的職業


-
我們一直被教導要面對的世界,其實是父母輩所經歷的世界,那個世界即使現在還存在,也撐不到年輕人職涯的結尾。20年來,財星五百大企業已經消失一半;英國創意文化與教育中心預測,現在受義務教育的孩子,畢業後所從事的工作有60%還沒被發明。 你怎麼能認為,拿到一份現在好的工作,未來就肯定是人生勝利組?


-
◆困在「想找好工作」的舊框架中,對未來迷茫


-
台灣人對於公務員是又愛又恨,每年國考放榜的新聞一出來,都會有人憂心年輕人考公務員失去方向,只想安逸,把青春浪費在考試太不值得,還有人說再這樣下去國家會完蛋,極力呼籲別再只想考公務員。然而,不論你多討厭公務員,也無法否認現今社會的事實,在台灣現今的未婚聯誼市場中極為有利,在父母向親友炫耀兒女的市場以及參加同學會可以安心報上名號的市場中,當我們說出「公務員」三個字,嘴角是上揚的。


-
◆如果公務員沒有退休金、月薪跟一般職業的薪水一樣,還有人願意考公務員嗎?


-
舉個例子,台灣搖滾樂團–五月天貝斯手瑪莎,在新採訪中說自己還被自己的姑姑問,『你什麼時候才要找個正經工作?』(瑪莎當時29歲收入推估是新台幣四千萬) 29歲攝影師張哲榕,以結合虛擬動漫世界和真實生活場景的巧思,贏得美國,法國等地的攝影獎,他在新聞報導中也說:「家人還是希望我找穩定的工作。」 1995年,李安以《喜宴》、《理性與感性》成為首位兩度贏得柏林影展金熊獎的導演時,他說他的父親還是希望他未來可以走正常一點的路。 那麼請問什麼是「正經的」工作?薪水比別人高一點,可以穩定做個25年不會被裁員(同時支付25年房貸)、退休之後有一筆退休金養老,就是最穩定的工作。至於水電工、演員、農人、運動員、歌手、營建工人、裝潢包商、樂團、電影工作者、攝影師、早餐店老闆、小吃店老闆大概也不行。所謂的正經工作,很可能就是風險最小的意思,老師、律師、會計、公務員,有資格保證、不會失業的最好。


-
這樣的訓練愈純熟,我們對社會的想像就愈薄弱,所謂的「好工作」被化約束成「公司大、薪水高、福利好、社會觀感佳」這些規格條件。在主流的職業想像裡,穿西裝坐辦公室才是正經的選項,至於水電工、演員、農人、運動員、歌手、營建工人、裝潢包商、樂團、電影工作者、攝影師、早餐店老闆...等等從來不包含在「我的志願」裡面。


-
◆人無高低之分,職業更無貴賤之別,行行出狀元


-
我們的社會並不會期待年輕人發展興趣,用自己的熱情去賺錢,即使已經證明這條路有可行性。 父母對他們的評價卻還是「你什麼時候要找個穩定的工作?」(就像我現在正在做有熱情的事,我的同學、朋友會認為我太晚起步、年紀問題,但是我認為只要開始了自己的熱情,不管年紀幾歲,都不會是問題。)我們對工作的想像挺疲乏的,你的心理可能有個聲音會說:『那是李安、是五月天瑪莎!那些人不是我可以學的。不如安安份份,想做的事情等退休之後再做就好。』


-
◆瑪莎、李安、張哲榕當時並不曉得自己會成為五月天團員的貝斯手、國際導演、國際攝影師,他們用熱情去創造、挑戰不可能,我們有熱情就該去闖闖,年齡不是大問題


-
勞退基金破產的新聞,我想會敲碎大部分人的領退休金的夢想,今天的年輕人要工作到75歲才准領退休金,而且這個金額可能已被通貨膨脹稀釋掉大半,錢幣越來越薄。你現在看到一個便當80元,未來可能變成一個便當要150元以上,吃都是個問題要怎麼活到老?當你的職涯被迫延長50年,退休之後還不知道有沒有命跟錢,還有什麼熱情可以等到退休以後再做?


-
◆時間就是金錢,越早了解自己要做什麼,不要浪費每一天。

 

【為什麼畢業後不知道要找什麼工作? 】Part.2|嫚嫚來-工作心得

 

☆留言和分享你的想法,分享給你覺得需要的朋友,讓我知道你喜歡今天的內容~


圖片/影音/資料來源:嫚嫚來

(若有冒犯或不妥之處,請及時聯繫我們,將立即下架刪除,謝謝!)

※本文由 嫚嫚來 授權轉載※

相關推薦

  • 讀取中..

回覆數(3)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