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當爸媽的乖小孩, 但又覺得好疲憊。到底該怎麼辦?|悅知文化
「母親與孩子之間,從來就不是選擇與被選擇的關係,只是因為相遇了而已。」
──日劇《Mother》
你看過東南亞被人馴服的大象嗎?亞洲象在許多東南亞國家已有四千多年的馴化史,在宗教上具神聖的地位,但牠們並沒有因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被馴化的象必須在還是小象時被捕獲,接著用很緊的枷鎖牢牢拴上。小象們一開始會努力掙脫,但不管再怎麼努力,就是做不到,因為馴象人會用一種帶有尖刺的棍子,勾著小象厚皮下敏感的肉,令牠們疼痛,不敢過度掙扎,直到牠們放棄,明白自己無力掙脫。
慢慢地,等到小象們逐漸長大,牠們依然習慣自己這樣被圈養、束縛著。哪怕一隻成年的公象體重可以達到八公噸之多,絕對有足夠能力掙脫鐵鏈束縛,但依然不會有所動作,因為從小習慣被圈養的象,縱使長大了,也不敢相信自己有能力掙脫鐵鏈,為自己抗爭。
我在諮商室中遇過一群孩子,聽著他們的故事,就會讓我想起那些從小被束縛的象。
巧巧,人如其名,在大人眼裡就是個無比「乖巧」的孩子,凡事為自己負責,不讓父母操心,對父母的要求從來不說「不」。課業上,她也努力積極,成績很好,個性溫柔體貼。但我和巧巧認識的緣由,卻是無比「不乖巧」的契機……
那一夜,不知何故,剛與家人通完電話的她坐在宿舍的窗臺邊,像變成另一個人似的,聲嘶力竭地向圍著她的人低吼:「你們不要管我!我家裡都不在意我了!你們又何必管我?」她手上緊握電話,哭得悲戚,彷彿全世界都拋棄了她。剛滿二十歲的巧巧,本該是青春年華無限美好,但她眼底流露出來的,不是燦爛的光彩,而是無限的悲傷。
後來,在同學手忙腳亂的幫忙之下,巧巧還是安全地離開了窗邊,但她彷彿將一部分的自己遺落在那個窗臺上,自此失去了存在的勇氣。巧巧如同被圈養的小象,束縛著她的,是那名為「乖巧」的枷鎖。
完美小孩並不存在
身為一個媽媽,我要坦白:父母啊,都是貪心的動物!懷孕時,希望寶寶健康就好;寶寶健康出生後,又會忍不住地想「哎呀,如果他是雙眼皮該有多好!」;孩子越長越大,對他的期待也就越來越多,心中不時響起一個聲音:「好,希望能再更好!」
父母的期待越滾越多,孩子們要滿足的「期待清單」也越多。再加上華人文化偏向批評式教育,相信「如果對孩子說了好話,就會讓孩子不求進步」,因此,你的父母可能也鮮少稱讚你、肯定你。在這樣的狀態下長大,你心中「我不夠好」的聲音就像惡魔一樣越養越大,更會在無意識中不斷追求父母的認同,但名為不安的空洞卻不曾真正填滿。
時間稍微倒轉,回到巧巧坐在窗邊的那夜。壓垮巧巧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她突然驚覺到,不管自己再怎麼努力,終究達不到媽媽的期待!
當日稍早,她得知自己努力了好久的轉系考並沒有成功,思緒千迴百轉,她還是鼓起勇氣打電話回家報告。但她沒有辦法親口對媽媽說明,決定向爸爸求助,請爸爸委婉地幫忙轉達。沒想到前一刻,爸爸還溫暖地說沒問題,掛掉電話後一秒,媽媽就怒氣沖沖地打來質問巧巧,為什麼不親口對媽媽說?
「媽媽問我對她是不是有什麼不滿?我只能一直求她不要生氣,請她好好聽我說,我跟她說:『媽,我剛剛有跟爸爸講了,爸爸也說會幫我跟你說。你可不可以不要這麼生氣?』,結果……」巧巧再度哽咽,滿溢的情緒令她難以消化,「她說……『無今嘛汝叨是死人嗎?』(臺語:難道你家現在都是死人嗎?)」
媽媽毫無邏輯、沒有理智的回應,壓垮了巧巧。原來,任憑自己再怎麼
努力,一切都徒勞無功!巧巧做不到媽媽心中的完美小孩,於是選擇走上
絕路。但她沒有意識到,所謂「完美小孩」根本不可能存在,如同世上每
個大人都有瑕疵。
我們或許都像巧巧一樣,藉著變得乖巧來取悅父母、獲得他們的認同,因為這是最立竿見影的方法。就像巧巧一樣,我們不斷鞭策自己,努力用成績、品行來證明自己。就因為是父母的好孩子,所以好還要更好。考了九十分不夠,因為不是一百分;考到了一百分,還是不夠,因為不是模範生。
當讓父母開心成了你最重要的生存法則,在父母的期待和你對「完美小孩」的自我鞭策下,你就像在爬永遠爬不到頂端的巴比倫塔,只會讓自己陷入自我懷疑的迴圈,看不到其他的可能性。
名為「大人」的孩子
在巧巧自我傷害的危機事件過去之後,她的媽媽打電話給我。電話裡,媽媽透露了自己年少的故事,原來她同樣來自一個無法給予足夠認同的家庭,於是她一輩子都在努力自我證明,自己是個「有能力」的人!
電話那頭,巧巧母親跟那夜坐在窗邊的她一樣,對著我泣不成聲。她說:「老師!我拜託你跟她好好談談。我真的不知道,到底要怎麼跟這孩子說才好?」隔著電話,我感受到了她的無力、無助與心力交瘁。
婚後多年的婆媳問題讓巧巧的媽媽經歷許多挫折,延伸到她與巧巧爸爸之間相處的衝突。她其實很欣慰巧巧的成熟懂事,因為婚姻中一直經歷挫敗的她,可以透過母職證明自己是「好母親」。但她和大部分的父母一樣,從不直接表達對女兒的肯定。
巧巧的母親,正是一個包裹著成人外衣的脆弱孩子。在九〇年代末期,大眾心理學開始普遍使用「內在小孩(Inner Child)」一詞,來形容一種內在較為柔軟脆弱、如孩童一樣需要被照顧呵護的心理狀態。這是榮格心理學「兒童原型(Child Archetype)」的延伸。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心理工作者,也用這一詞來描述類似巧巧媽媽這樣的成人。她外表看似成熟的大人,但內心還卡在成長過程中的某些遺憾、傷害,於是內心深處還有一個部分,像孩子一樣需要被照顧。
現實中,這樣的父母很常見。他們在成為父母之前,也沒有被好好地真實接納,沒有感受到足夠的愛,於是長大之後,就會渴望先照顧受傷的自己,追求在成長過程中無法獲得的「認同」。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就時常忘記要擁抱自己的兒女,讓孩子連帶跟著受傷。這些對孩子口出惡言的父母並非不愛孩子,只是在長大的過程裡沒有機會學習平等愛人的方法。因為沒有被好好愛過,才會在生命裡磨出稜角,擦傷身旁的人。
因為內心的小孩沒有長大,於是在成為父母之後,他們轉向自己的孩子,來滿足內在被愛的需求。孩子又因父母的索求與期待,永遠陷溺在「我不夠好」的痛苦感受裡,長大後又變成包著成人外衣的受傷孩子,繼續在其他關係中討愛……無限重複這樣的惡性循環。
你是否也有似曾相似的感受?要停止這樣永無止境的輪迴,你可以是先喊「暫停」的那個人!
看見父母的真實,我們可以變得勇敢
巧巧的媽媽其實算是比較極端的例子,成長過程的傷害讓她遍體鱗傷,所以後來我建議媽媽進行個別諮商,釐清她的內在需求,先照顧好破碎的自己,也鼓勵她與巧巧重新開啟對話。然而,這不代表在媽媽改變之前,巧巧就無能為力。
學會開始站穩自己的立場,為自己發聲,分離出媽媽的期待與自己的個體性,是我和巧巧接下來幾十次會談的工作目標。
「巧巧,你知道嗎?其實我非常愛追劇,特別是日劇,所以每一季有新劇出來,我都會抱著一種『啊,趕快看完!看完我就可以去做其他事了』的心情。」巧巧露出疑惑的表情,不懂我為何話題跳Tone得這麼大。
「但是……我後來覺得好累喔,每季三四齣劇同時追完後,在下一季到來的空檔間,就會想去補我之前沒看的劇。等到我看了一些,下一季又開始了,就這樣無限循環,變得沒完沒了!我看著你一直在追尋媽媽的認同,一直在等她跟你說『可以了,夠好了!』我就會想到自己沒日沒夜追著劇的那些時間。我想問你,你覺得什麼時候才追得完?什麼時候,才會覺得真的夠了?」
巧巧眼眶突然泛紅,接下來我們都陷入沉默。她呼吸急促,眼淚簌簌直流。我不由自主地也感受到自己的眼角濕潤。那一刻,我陪她一起見證了在諮商室裡,最珍貴、最難得,也最真實的「頓悟」—她突然有能力意識到,原來在這場追逐認同的遊戲裡,真正能停下來的時候,便是自己能勇敢地對自己說:「夠了!」的那一刻。
長大,由自己開始
你一定要記得一件事,習慣對孩子討愛的父母,不管孩子幾歲,這個慣性都會一直存在!他們透過掌控、支配的行為來討愛,然後期待孩子配合,以確定自己的安全感。而如果你沒有發現這個隱形鎖鏈,就很難斬斷問題的根源。
習慣向子女討愛的父母,就像永遠飢餓的大食怪,你越是餵他、越順著他的要求,他就長得越大,食量也越驚人,要求越多。然而「被需要」不只是單向,這條路上你也要懂得停止餵養父母的需求。
可能你會想用「情緒勒索」的概念來看待巧巧與父母的關係,但我也需要提醒你,關係之間的動力永遠不會是單方面的,不是那麼簡單地說「誰在勒索誰」而已。被勒索的人,往往也是在潛意識中選擇的決定。父母需要控制孩子來確保自己的安全感,而孩子往往也是從滿足父母的需求來得到認同感。換句話說,雙方其實都在索求自己需要的東西。
我們的順服,餵養了父母的匱乏。勒索者與被勒索者之間,有時是共生、雙向的關係。
因此,改變的關鍵是去覺察自己的不喜歡,也明白自己的實際感受與父母的渴望,更要相信自己有能力主動改變,才有可能掙脫這樣的共生關係。誠如前面所提,如果小象意識到自己可以不必忍受不舒服的感覺,而且長大之後已有能力掙脫,就不用一生都受制於冰冷的鐵鏈。
長大,是得先意識到自己的疼痛,並開始不強迫自己忍耐,也不消極地等待別人改變。你知道嗎?一味地等待父母先改變,就等於你把自主權交給父母,自己則繼續待在鎖鏈裡,失去了可以為自己負責的機會。然而所有的改變,都必須由你自己開始做起。
倘若你知道自己其實已有能力逃開,只是現在選擇忍耐,用較不撕裂的方式來面對;透過待在原地來保護關係,避免衝突,這樣也沒有不好。只是你要知道,這都是你自己做的選擇。
你可以從現在開始,練習停止餵養父母的需求。這嘗試或許充滿困難,但那是因為我們鮮少冒險嘗試。很難,卻不代表做不到。倘若我們一直在等父母改變,那麼有可能,這條綁在你腿上的鐵鏈,永遠沒有機會取下。
博客來購書: 你在煩惱什麼呢?:大學諮商心理師給你的陪伴之書
圖片/影音/資料來源: 悅知文化
(若有冒犯或不妥之處,請及時聯繫我們,將立即下架刪除,謝謝!)
※本文由 悅知文化 授權轉載
相關推薦
-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