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上大學是學會對自己負責任的開始,在這學期也體驗到了「沒有人替你安排、必須對自己負責」的大學生活,你必須兼顧報告、課業,還要讓自己有時間享受大學生活,參加社團活動、出去玩,時間管理能力顯得格外重要。一天雖然只有24小時,但透過時間管理、有效率的安排行程,能創造出更多的效益。這篇文章會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經驗,要如何妥善安排行程,讓自己有個充實的大學生活!
一、不管有多忙,一定要睡滿七個小時!
一天睡滿七個小時,是我時間分配最重要的原則,有充足的睡眠,隔天做其他事情才能有活力。之前曾經為了與小組同學討論、趕報告,晚上熬夜到2點才睡覺,隔天早上趕早八,雖然報告順利完成了,不過隔天狀況極差,整個腦袋一片混亂,課堂上精神不振、打瞌睡,為了趕報告熬夜最後導致白天都無法做事,可以說是得不償失,有了這次經驗,每天都會要求自己睡滿七小時、盡量不熬夜,這樣隔天才能有精力處理各項事務!
二、善用手機APP,紀錄行程和待辦事項
以前求學階段非常排斥擬定讀書計畫書,總覺得靠自己的自制力,不用特別編排讀書計畫,就可以準時完成心中所想的讀書進度,的確求學階段我的做法還算順利,不過上了大學後發現不太可行了!大學生活相對於國中高中生活更多元豐富,除了讀書進度外,有更多活動行程同時並進,這時候如果單靠記憶各項行程,最後會全部亂掉,所以大學經過半學期後,開始建立紀錄行程的習慣,會安裝日程計畫安排的APP,將老師宣佈各項作業報告日期記載,還有其他假日安排的休閒活動計畫都會紀錄在軟體上,並將不同行程的種類、重要性分門別類,用不同顏色區塊區隔開。最重要的是軟體一定要有帳號綁定、資料同步的功能,如果當手機壞掉了,用其他平台登入帳號後依然能夠找回先前記載的行程。
三、幾乎每堂課都有報告,一定要提早準備!
報告一定要提早準備!上面第一點提到熬夜作報告的經驗,是最驚險的一次經驗,當時我們組員準備心態準備都十分消極,想說報告前三天再來趕就綽綽有餘了,當我們三天前開始準備時,才發現「天啊,情況真的有夠混亂!」亂成一團的我們,每天熬夜趕工,那三天真的過得非常煎熬。有了此次經驗教訓,之後的報告當老師宣佈主題後,我就會開始準備自己份內的工作,絕對要超前進度,不能等待其他組員行動,依照我的經驗習慣,報告前一個禮拜內容、簡報一定要全部完成,最後預留一個禮拜的時間,用來和組員檢查和排練報告就好了!
四、讀書就專心的讀,玩就開心的玩
已經安排好的行程規劃,就必須要督促自己專心達成,就算在玩也是如此!安排行程規劃,最重要的課題是要如何在時間內全部完成。我們常會有僥倖怠惰心態,總覺得安排時有預留多餘時間,現在沒完成也沒關係、到時候再說。例如在讀書時,存有僥倖心態,導致讀書時分心、時常懈怠,最後自己覺得花了時間讀書卻沒有結果,而不願意再安排時間讀書了!玩樂也是,當你安排出外旅遊,就應該拋開一切學業壓力,認真享受假期,不應該帶本書而影響到遊玩興致,最後旅遊結束時卻覺得玩得不盡興。沒有妥善運用時間、認真專心的做好一件事,所導致的後果就是兩頭空。
五、讀書時間切割,才不會失去熱情!
安排同一個行程,不應該一次佔用太多的時間,應該要進行時間切割、分散完成,才能避免失去動力。在我讀書時間安排時,通常會以30分鐘為單位,讀完書後會給自己15分鐘的休閒時間,這樣一輪後就會安排其他行程,之後再利用其他時段進行下一輪的讀書行程,分散讀書時段!如果一次在書桌前看一兩個小時的書,專注力會大幅下降,導致吸收效果不佳,分散後能更專注且不會失去前進的動力!
時間流逝的很快,期許大家透過經驗分享能有所收穫,了解時間管理的重要性,祝福大家有個充實美好的大學生活,青春時光要好好把握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