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喔呵呵
2022-02-21 17:01:27

人生未定式

  當初選擇經濟系這個科系的原因很簡單,就只是不討厭不排斥而已,稱不上喜歡。上過一學期課程時我開始迷茫,未來應該朝什麼方向前進,一切都還是未知數,這樣的疑惑很快被大學生的自由時間衝垮,社團系學會課業,一堆事情衝著我來,於是,這個問題被暫時擱下了。

 

  到了二年級,便看到有轉系生的存在,心理一邊佩服他們的勇氣,一邊想著:經濟系真的是我要讀的科系嗎?然後陷入了深思。

 

  之後我便想起經濟學所說的: 人們面臨權衡取捨,分析出我對經濟系的喜愛程度,若開始厭惡或對他沒有好感,便果斷轉系或轉學,若維持普通或喜愛,便留下來,看是要在繼續就讀經濟系過程中旁聽其他系課程尋找興趣所在或藉由通識課認識到外系課程,還是另外雙主修或輔系其他系的課程,當然這包含了是否繼續在相同領域或是往完全不同方向繼續擴展。

人生未定式-大學生活經驗大募集

上圖為繪製的表格,每當不知該如何選擇時便會用類似的圖表進行抉擇

 

  我選擇了管理學院裡專門開給大三以上的投資學課程與企管系的選修課程心理學,這兩門課因為幸運地拿到了密碼卡,所以可以有學分不用旁聽,我並沒有想轉系或者往其他領域發展,就只是針對自己應該有興趣的學科去認識探討。

 

  到了大三,同學們便開始決定自己的未來目標,並朝著那方向邁進,通常可分為四個部分

1.畢業後開始工作:在學時就須留意各大公司釋出職缺,學校會不定時舉辦就業博覽會,可直接從活動了解公司,或是上就業網站打好自傳,投履歷再等通知面試。

2.推甄: 從六月份就開始準備資料,包含在校成績、自傳、研究資料等,十一月報名書審,十二月口試,年底就可知道有無上榜。/考研究所: 十一十二月報名,一二月考試,三月份放榜。

通常兩者會併行,推甄若是在校成績佳或口條好可著重進行,研究所越早報價錢會越划算,各大補習班會去學校招生,有興趣可以去試聽,自學當然也是可以,但不像補習班有系統式的教學,建議是尋找補習班先問問這方面資訊,多家評比後再做決定。

3.考公職:三月報名,七月份考高普考,九月放榜或九月份報名,十二月考地方特考,隔年三月放榜。建議先從補習班詢問起,因為有很多類科,考的科目不同,分為專業科目和共同科目,按照自己較有把握的科目去考試會比較有效率,同樣也能自學,但專業科目的背景知識要夠強。

4.出國留學:留意學校網站上的報名資訊和日期,提早就得先考過英語檢定雅思或托福GRE或GMAT(各個學校都有標準),相關文件像是履歷、大學成績、教授推薦信也要準備好,接著就是線上辦理申請/寄送成績,最後得到結果,若錄取成功,就可以錄取通知去辦理簽證資料。(通常錄取結果時間會和研究所放榜時間重疊,也可多方比較再決定是否留學)

 

  以上事情都是能夠同時進行,就看自己的抉擇,在大學四年內越早做就比別人多點時間去做準備,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我在大三時,為了想要有穩定的工作便決定要考公職,準備的過程雖然艱辛但也有著室友的陪伴與家人的支持,使我更加堅定目標。所有抉擇的重點在於不要將就,有想要去追求的就得做出實際行動,是你在尋找機會,而不是機會在決定你。

相關推薦

  • 讀取中..

回覆數(1)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