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喔呵呵
2022-01-30 12:43:44

關於選課

  每間學校的選課方式不同,有些是按照志願序排,有些是依照抽籤結果選填,有些是分發密碼卡加選才能夠選課,大學的課程令人眼花撩亂,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到底要怎麼來選課呢?

 

  而每個科系都會開必修課及選修課,算是為本科系開的課程,但如果對課程感興趣的外系學生而言,在選課上是比較不利的,有可能一開始就不能選擇課程又可能需要找系所辦公室或教授溝通才能選上課,就我個人認為,雖然看起來似乎不太公平,但為了避免本科系的學生選不上課或教室坐不下,這樣的篩選是必要的。

 

  必修課可說是能夠見到一個年級班級全部學生的課程,教室大人又多,有時候看到同學也會有種:原來是我們班級的學生啊的感覺,有些人更是到畢業都沒說過一句話,而選修課大致上以1.自己的喜好2.老師的上課方式3.評分標準去做選擇,通常會有同系不同年級層的學生一起修課,有時會以小組的方式進行分組, 大部分是要分組進行口頭或書面報告,也可能是要做一些實驗,至於期中期末考,時間就看各個教授如何分配,印象中最多整個學期考到三次。

 

  整個學校會開通識課程和語言課程,是屬於大一到大四的同學都能選修的課程,而中央大學是採志願選填的方式,所以即使按了加選也不一定選得到課,但年級越高越容易選到課,所以一開始沒選到課也不必太過擔心,之後還是有機會的。

 

  通識課可以學到一些特殊的課程,像是我就選修醫療方面相關的課程,學習如何照顧自己的健康,另外還修過地科系開的太空與海洋的通識課程,並不會太深入令人難以理解的去教導知識,可以說是對於這個地球與太空多了夠多的了解,通識課大多是非常多不同科系的學生一起修的課程,所以有很大機會在課堂中認識到別的系所的學生,並且進行交流。

 

  語言課則是依照個人的喜好進行選課,我們學校開了日語、越南語、泰語、西班牙語、法文……等課程,我因為有興趣修過日語、越南語、西班牙文,老師們都蠻幽默風趣的,而且也能了解到不同國家的樣貌,未來如果要出國交換的話蠻建議去修語言課的,說不定能語言能成為決定性的關鍵。

 

  有些人會以剛好修夠學分,較為輕鬆的方式度過大學生活,有些人則會以學習到越多越好的方式排滿整個課程表,我認為兩種方式都挺好,只要是自己想要去了解或是感興趣的,都可以在大學中找到資源,一但離開了大學這種機會就越來越少,碩士以上每個學分都需要花錢去讀,而現在的選擇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關於選課-大學生活經驗大募集

上圖為某天宿舍旁的天空

相關推薦

  • 讀取中..

回覆數(0)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