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an
2021-12-25 11:15:03

清大資應所 Before & After

清大資應所 Before & After-有問必答

*圖片是現職,量化交易員,在台灣這領域相對冷門,如果有興趣但對方向迷惘的歡迎提問,知道答案的我會盡量回答

*我的經驗不算常見,請自行斟酌要參考的部分,可能對某些人來說是勵志的案例,但如果能選擇我不會想再經歷一次

 

因為有點懶的分幾篇,所以本文會很長,涵蓋研究所前、研究所經驗、畢業工作選擇

背景

中山電機,肄業

首先,大學沒畢業是能念研究所的,詳細的規定可以參閱同等學力報考的說明,但案例極少所以很少人知道(教授和人資也不例外),所以如果你因故沒辦法從大學畢業也不用絕望,我就是一個例子。

其次,對找工作有沒有影響?答案是有但也沒有,科技大廠跟金控的offer有應徵的我都有拿到,薪水部分也和其他人一樣,所以就結果來說,自身的能力才是關鍵,當然人資和主管一定會詢問甚至挑戰這點(特別是科技業會作為壓力測試),但記住一點,沒有主管會想花時間在一開始就想拒絕的人身上,只要能進入面試,這點就不會是問題。我當時的回答大概是這樣,"不管從天分還是努力程度來看,過去的我你們越有疑慮不正表示現在的我越沒問題?",這回答當然有些自負,但至少問我這問題的人資都被我說服了

我晚大學同學一年唸研究所,但這是同等學力的規定,所以嚴格來說是應屆考上研究所

 

為何想考研?

說實話,社會眼光中大學沒畢業的人就是相對較差的存在,所以最根本的原因是我的自尊心沒辦法允許自己一直被別人這樣評價。至於為什麼跨考資工相關研究所,原因很多,除了近年AI很熱門和未來薪水不錯之外,主要的原因是在我思考大學所學時發現,自己相對其他人來說在這方面似乎多了那麼一點天分。

 

怎麼挑研究所?

近年資工相對熱門,所以有許多學校都有加開和資工所相同師資但名稱不同的所,例如台大網媒和清大資應,也有專注於某個類別的所,例如交大的數據所和一些學校的資安所,除非真的在意"資工所畢業"這個頭銜,不然我會比較建議跨考的學弟妹去報考相同師資的所,畢竟資工領域學歷相對來說比較不重要,而且一些所會相對注重跨領域結合,例如我們所,所以修課上也比較彈性。

 

怎麼準備考試?

首先,要不要補習視個人習慣。補習班距離我家很遠而且我討厭跟著別人訂的進度所以沒補習,只買了二手的補習班教材來看,後來也考上了,所以補習絕對不是必要,特別是補習班學費很貴。

其次,花多少時間念也是看個人讀書習慣,雖然因為不用去學校上課比其他人多了許多時間,但我每天就只念早上8點~下午4點,當然這不是通例,重點是你有沒有真的專注在念書上。

具體考試重點內容因為距離現在有點久所以沒什麼印象,只能提供準備方法。

資工會考六科,大致上能分成數學、硬體和軟體,建議一天專心念一類(2科),順序上數學>軟體>硬體,因為數學需要持續練習,軟體只要搞懂概念,硬體需要大量閱讀和記憶越接近考試念會越有印象。

考古題部分台大、交大最後寫,這兩間題目較靈活,比較適合最後用來檢視自己的弱項,其他學校幾乎都有基本題,做越熟越好

*資應所考的是軟體和英文,雖然考科不太一樣,但不太需要特別準備,至少我自己是沒有

 

怎麼選教授?

首先是研究領域,這點系辦都會公告,但很多老師(像我的指導教授)實際上沒有在相關領域深耕,所以最好還是實際去拜訪lab,然後學長姐講的千萬要聽進去。

再來是教授頭銜,其他學校我不清楚,但清交資工絕對不要看頭銜選,頭銜只代表過去不代表現在更不是未來。

但不管教授怎麼選,真正重要的還是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無論遇到的老師是否會認真帶學生都是,畢竟老師也是人,不是什麼都懂,特別是你想做的領域相對冷門時。

 

修課

研究所期間要盡量培養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千萬不要跟風和同學選一起選一些自己沒興趣拿來做論文的課,舉例來說,大部分開設Deep learning課程的教授其實主要領域都是圖像,所以如果你想做的是音樂或金融之類的時間序列,上網找其他公開課可能幫助更大。

以我自己而言,就如前面所提,我們所在修課上很有彈性,可以修很多其他系所的課當畢業學分,所以我自己選很多管院和統計所的課程,因為這類課程相對來說學習資源沒有資工的豐富。

 

研究

研究不等於你的碩論,無論你打算花多少力氣在碩論上,研究都要好好做,這是一輩子的能力。

研究分兩個方向,基礎理論和最新發展,最新發展主要是從paper看目前領域的題材和想法,這部分要廣泛的去看,而基礎理論可以從Paper或教科書,前者是原始概念,後者是經過整理的

 

和教授相處

這點看個人,以我自己的經驗,如果你發現你的老師沒辦法給你幫助或理念上明顯和你不合時,不要試圖改變對方想法,學生和教授在立場上並不是對等的,最後痛苦的會是你自己

 

實習

能不能實習要看lab的loading程度,實習對未來有加分作用,但絕對不是必要,特別是工學院,如果沒找到就算了,不需要患得患失。以我自己來說,我是選擇去金控實習,所以程式方面的實習等於0,以結果來看完全不影響後面找科技業工作。金控可能會相對看重有沒有實習經歷,特別是找實習時會比應徵正職時要求。

 

工作和薪水

由於我沒有進科技業,所以只能分享我同學的情況。

工作而言,資工能走的路很廣,但薪水確實也差距很大,具體來說,IC相關公司新人價會比其他高很多。至於工作找不到的疑慮是不需要有的,只要不是太混的人,以目前科技業缺人的情形都一定找的到工作。

至於交易相關工作,這部分運氣成分可能會高一點,傳統金控的交易室都不太喜歡直接收新人,所以平常的缺很少,正常的管道會是實習轉正、應徵相關MA或是先去其他私人公司累積經驗,透過人脈介紹或許也有用,不過我自己是沒有。

 

建議

報考人數直接反映了資工領域的熱門程度,未來出路也確實有很多不錯的選擇,但重要的還是自己的興趣,每年電資畢業的新人很多,如果對自己的工作沒太大興趣很難做出好成績。

 

相關推薦

  • 讀取中..

回覆數(3)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