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在燈火闌珊處
    2021-10-28 10:50:20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史記●介~~

    今天我們來談談 史記!!

    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史記》的小檔案吧!!!

    《史記》最早稱為《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

    Q1. 由誰撰寫的呢?
    西漢漢武帝時期,任職太史令 (註1,太史: 在西周、春秋時掌管起草文書,策命諸侯卿大夫,記載史事,編寫史書,兼管典籍、天文曆法、祭祀等,為朝廷大臣。)的司馬遷(太史公) 

    Q2. 哪種史書體裁?
    史記為紀傳體 (註2,紀傳體: 以人物傳記為中心而編輯的史書體裁)的史書

    Q3. 榮譽榜?!
    史記在中國的二十四史內排名前四喔! 前四史有《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再加上《史記》!

    Q4. 內容的時間軸呢?
    記載自傳說中的黃帝至漢武帝太初年間共約二千五百年的中國歷史

    Q5. 裡面的文字及內容呢?
    全書包括本紀12卷世家30卷列傳70卷表10卷書8卷,共130卷,52萬6500餘字!😲😲😲

    Q6. 現在的狀況呢?
    該書原稿約在西漢末年佚失,目前存世最古的史記殘卷是日本京都高山寺藏中國六朝抄本;存世最古的完整史記為現藏於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北宋「景祐本」《史記集解》(其中有十五卷為別版補配)、及日本藏南宋版黃善夫刻三家注史記。

    Q7. 史記對於中國後世的文學與史學有影響嗎?
    有! 影響深遠!!! 《史記》首創的紀傳體撰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文學方面,唐代韓愈、柳宗元,宋代歐陽修、三蘇,明代歸有光,清代桐城派的散文,均受《史記》影響。而《史記》人物及相關歷史事件,成為後世小說、戲曲、詩詞的寫作素材。

    後世名人的評論:
    班固批評《史記》: 「是非頗謬於聖人,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後六經,序遊俠則退處士而進奸雄,述貨殖則崇勢利而羞貧賤,此其所蔽也。然自劉向、揚雄博極群書,皆稱遷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

    周亮工在他的《尺牘新抄》中表示: 「垓下是何等時?虞姬死而弟子散,匹馬逃生,身迷大澤,亦何暇更作歌詩?既有作,亦誰聞之,而誰記之歟?吾謂此數語者,無論事之有無,應是太史公筆補造化代為傳神。」

    回覆數(22)

    最害怕歷史的我,想睡了~~

    其實當作故事看就很有趣!!!

    我想到我們上學期的課有一堂的課本就是史記,超痛苦的

    惡夢再臨😨😨😨😨😨

    反而我很喜歡!

    我其實對史記有點看不下去...

    😂😂😂見仁見智

    想念很會說故事的歷史老師~~ 上課會很專心聽

    因為都好有趣~~ 但看文字會有點看不下去

    這也是一種心靜的訓練方法之一

    感覺是一本難讀不好懂得書, 文學性高.

    其實也還好,因為中國後來的史書都是採用史記寫作體裁方式來書寫!!!

    一聽到歷史就想睡著 ~~

    😂😂😂

    突然間有點好奇原Po該不會是中文系的吧?不然怎麼會這麼了解,而且還會有興趣,還是歷史系的呢?

    不是喔

    我是念資訊的喔

    只是對這個還蠻有興趣的!!!

    史記 還沒入手看過

    可以去看看喔!

    原Po也太厲害了吧哈哈哈,我對歷史真的超沒輒的

    不管怎麼背就是背不起來,高中還考過歷史最後一名哈哈

    還可以😂😂😂

    看到這個讓我又回到國高中

    背中國歷史古文的恐懼了...

    當時這個也是背的超級辛苦

    還常常忘記

    還可以😂😂😂

    看到這篇文之前學測準備國文時的噩夢又浮現在腦海中了,那時候為了這些古文真的是背到懷疑人生,幸好之後學測的成績還算理想就不用再繼續面對指考國文了。

    XDXD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