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娥之六月飛霜 ❄❄❄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不須長富貴,安樂是神仙。
〈竇娥冤〉元代關漢卿 元人雜劇的代表之作。劇情取材自 〈干寶. 搜神記. 東海孝婦〉的民間故事。
竇娥本來叫做竇端雲,父親竇天章為了要去京城考功名,向放髙利貸的蔡婆婆借錢,並且把女兒送到蔡家當童養媳 (註1,童養媳:為中國傳統的婚姻習俗之一,通常是把未成年的女孩送養或賣到另一個家庭,由該家庭撫養,長大後與該家庭的兒子正式完婚、結為夫妻。),蔡家叫她做竇娥。後來竇娥與蔡婆婆的兒子結婚,丈夫不到兩年就去世了,竇娥與蔡婆相依為命。有回蔡婆向賽盧醫討債不成,反而差點被賽盧醫勒死,蔡婆被張驢兒父子倆所救。沒想到張驢兒父子趁機搬進了蔡家,脅迫蔡婆 婆媳二人與之成親,被竇娥嚴辭拒絕。之後蔡婆婆生病了,想吃羊腸湯,於是張驢兒就向塞盧醫討來毒藥,放入了竇娥做的羊腸湯內,準備要毒死蔡婆婆,這樣他就可以霸佔竇娥了。不料,反被張驢兒的父親吃了下肚,將張驢兒的父親給毒死了。
於是張驢兒誣告竇娥殺了他的父親,於是竇娥就被太守 (註2,太守:又稱郡守,中國、朝鮮半島、越南古代及近代大韓民國的地方職官,一般是掌理地方郡一級的行政區之地方行政官。宋代以後,有時雅稱知府、知州等職官為太守。)嚴刑逼供屈打成招,竇娥便含冤招認,結果當然判了死刑。在竇娥要被押去刑場的時候,剛好正是炎熱的六月,伏法前,竇娥指著天對天立誓,表明了自己的冤屈,他立下了三個誓:如果我是冤枉的1.被斬時將血濺刑場旁的白練(註3,白練: 白色的絹條),血不沾地 。2. 在六月降雪三尺並掩蓋我的屍體。3.楚州將大旱三年。結果這些誓言都一 一應驗了! 三年後,竇娥的冤魂向已經擔任廉訪使的父親控訴。讓案情得以重審。最後賽盧醫發配充軍、太守革職永不錄用,張驢兒斬首。竇娥的冤情終於得以平反。
作者藉著竇娥的故事,揭示了元代社會的黑暗。反映出貪官污吏,草菅人命,百姓有冤無處投訴的政治弊端。關漢卿藉竇娥的悲劇故事,對黑暗的政治、人生的痛苦、無言的控訴道盡了千言萬語
相關推薦
-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