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主

升官發財
2021-07-02 09:39:06

ESG趨勢當道 北大商學院致力播種向外擴散

永續發展和ESG(環境、社會與治理)已經成為近年全世界最火紅的趨勢議題,商學院長池祥麟30日提到,除了大型上市櫃企業之外,商學院將持續拓展相關研究與評比的涵蓋率,期待更多中小型企業、甚至社會企業和非營利組織也能依循符合各自產業特性和規模,在可行範圍內實踐永續責任。

ESG趨勢當道 北大商學院致力播種向外擴散-ECG

池院長30日出席臺灣影響力投資協會線上論壇,主講「從國際趨勢探討七大永續投資策略在臺灣發展的未來」。他開宗明義就強調,永續投資(或稱社會責任投資)最大的特性就是「兩全其美、財德兼備」,無論國內外學術或實務研究都已經證實,儘管永續投資看來限制比較多,但卻能帶來更好的財務表現。同場出席者、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也呼應,有人以為注重永續會犧牲獲利,但「國泰用實踐證明,永續與獲利是可以兼顧的 。 」

池祥麟比較國際趨勢和年初剛發布的「2020臺灣永續投資調查」報告,認為儘管臺灣的永續投資比例約31.7%,整體優於美國、日本表現,但進一步分析投資資產類別,六成屬於國外債券,投資台股的比例不到5%,顯示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如果投資台股的比例增加,才能增加永續投資在臺灣投資市場的影響力。」

而從國際七大永續投資策略:負面/排除性選股、正面/產業別最佳選股、ESG整合、永續主題投資、國際準則篩選、影響力投資、以及企業議和與股東行動來看,目前無論國際或臺灣都以「負面/排除性選股」和「ESG整合」為主,不過在「企業議和與股東行動」策略上,臺灣投資人採行比例偏低。然而程淑芬說明,目前以國泰金控來說,近年已經與很多企業開始聯手推動,也看到愈來愈多企業願意承諾採取行動,已經朝正面發展。

「好的ESG評鑑作為永續投資的指引,投資人才有依循,得以將資金投入好的ESG公司。」池祥麟介紹,台北大學企業永續研究團隊近年積極投入ESG評鑑,從社會(S)、經濟(E)、環境(E)、揭露(D)四大構面和22個次構面,依據產業類別設定不同的題項分析,以此為基礎產生的個股研究報告和「臺灣永續價值指數」(TWSVI),都已經具一定的表現。而除了高鑑別度之外,今年開始每年還將涵蓋500家以上臺灣上市櫃企業,更能幫助投資人進行永續投資時,不只集中大企業,也能兼顧其他企業。

他還預告,除了大型上市櫃企業外,未來醞釀將進一步擴大評比其他公開發行公司、非公開發行公司、社會企業或非營利組織,希望能透過知識推廣、標準建立和壯大社群等策略,改變資本主義、調動私人資本,並達成公共利益,鼓勵更多投資機構和投資人透過永續投資為永續發揮實質影響力、創造永續的未來。

「過往推動永續的寂寞感不見了!」2014年起成立專業小組推動永續投資,卻苦於沒有好的後援,國泰金控去年與台北大學攜手產學合作,支持執行臺灣企業永續投資調查,程淑芬肯定台北大學團隊的專業和使命感,尤其不只是商學院,校內還有很多跨領域師資共同參與,從企業、政策等不同面向著力,同時能與國際接軌。

她更提醒所有企業,過去有人以為永續是行銷大賽,但近年金管會、環保署等政策已經開始防堵漂綠、漂永續,最重要還是要回到自己的核心職能出發,進而選擇合適的框架和行為並揭露。無論任何全世界任何地方,氣候變遷、低碳經濟、淨零碳排都已經是所有產業必修課,「No ESG, no money; No ESG, no business.」(沒有ESG就沒有營收和生意)

 

圖片/資料來源:國立臺北大學

(若有冒犯或不妥之處,請及時聯繫我們,將立即下架刪除,謝謝!)

<<返回國立臺北大學校園新聞|活動

相關推薦

  • 讀取中..

回覆數(0)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