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主

升官發財
2021-06-02 14:06:05

設計研究所推甄分享_面試篇(臺科設計甲組/交大應藝甲組)|isami

設計研究所推甄分享_面試篇(臺科設計甲組/交大應藝甲組)|isami

設計研究所推甄分享_面試篇(臺科設計甲組/交大應藝甲組)|isami-升學面試

台科比交大早一星期面試,在我們這屆,台科面試在星期六,交大則在星期五。

 

臺科篇(2018/11/03)

早上11:10是我原定的面試時間,delay大概五分鐘。

我帶了A2表板(介紹一個作品)和五份三折頁進去,進去前學姐有提醒我要敲門,聽到請進才能進去,我敲了三下,聽到唐老師很有精神得說請進。

一進去是五位男教授(右邊數來唐教授、范教授、林教授、系主任、柯教授)整場面試幾乎是系主任主導,發冊子時有教授會起身拿,然後傳給其他人。

 

1.請用一兩分鐘介紹你自己

2.你在台科四年了,為什麼還會想繼續念我們研究所:因為我們之前在上產設,雖然說一個產品理應具備美觀跟實用,美觀是一定要的,不過實用這部分好像驗證的時間都太短了,這是我想琢磨的地方,還是材質方面!(系主任一邊點頭一邊打分數)

3.那麼來聊一下你的畢製吧:我是做刮痧方面的產品,除了刮痧版的優化之外,想介紹這個文化給外國人。(系主任幫腔:哦對,這個外國人好像以為刮痧的痕跡是家暴(我:對!那個有拍成電影!!(系主任:還有那個游泳是那個艾草薰製的(我:哦那個是拔罐(系主任:那你們也有用拔罐嗎(我:沒有耶,不過除了刮痧也有穴道相關的

4.那你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柯教授:欸我看你有帶表版就講一下吧(志祥式卷舌音)

我照著之前的稿念,此時鈴聲響起 (不過他們還是讓我講完)

系住任:你這個作品是什麼時候的 (我:大二下

系主任: 你寫說你的作品有入選設計週,不過大三那年沒有辦了齁,不然你的這個應該也可以寫上去(設計週)

 

系主任:好的,那就差不多這樣了,可能是我們對你太熟了

(這句話從你口中講出來超怪的誒,我明明沒上過你的課

 

一開始進去除了系主任和唐老師都是笑笑的以外,其他都超級無敵宇宙嚴肅,不過看到認識的老師們還是比較安心。我在作品部分介紹太久,教授完全沒問我未來規劃,雖然說整體氣氛還可以...後來想想一人六分鐘的時間,作品不要講太久比較好,能和教授對問越多問題才能讓教授更認識你:)

聽其他人講一定會有的題目就是自我介紹,你為什麼要來念研等等,可以確定的是他們對自己學校的學生都蠻友善的(我的朋友一進去就被說你是台科的齁(恩好我路人臉)之後她也沒被問實習經驗反而是唐教授問說:誒你家教教這麼多科啊?)

最後成績:正取前十(備審84.67/口試83.67)

 

交大篇

一人十分鐘

四分鐘響一次,五分鐘再一次,十分鐘一聲長鈴

在面試前(星期五)可以選擇是否繳交PPT(期限是星期一早上八點)

十點到人社一館三樓報到(拿回資料袋),左邊是工設面試,右邊是視傳

原定11:10開始第二場面試(我是第三個),輪到我的時候講完好像已經12:50了

面試時我沒有敲門,因為有個學長會開門帶你進去。進去之後是一個很小很小的教室,電腦和投影幕都架好了,左邊數來分別是許峻誠教授、陳一平教授(所長)跟黃大源教授,主要的發言權都在陳教授(畢竟是所長,不過他是平面組的教授耶?),我向許教授遞了我的三折頁後(他會向旁邊傳)開始介紹

 

我的簡報順序:

1.自我介紹

2.入選過校內設計周優秀作品展的兩件作品(口頭帶過,兩個都只講一句話)

3.申請動機

4.讀書規劃

5.作品介紹

(封面加封底共11頁)

 

之前有耳聞交大應藝的教授會在你講的中途插嘴,但其實我沒遇到這個問題,我是講完之後才被問問題。

 

1.交大100%會問的問題(所長提問): 請問你有推哪幾間學校,你比較偏向去哪一間

来た!(我:我會比較想去交大,因為之前就有聽過交大的學風很自由、資源很多,而且學校很鼓勵學生去交換等等,還有因為交大應藝所很多跨領域人才的學生,之前在台科比較少機會可以和不同領域的人合作,設計系比較容易被一個框框框住,而異域結合可以讓產品設計有更多探索的可能。

2.黃大源教授:你說你想跟跨領域的人合作,那你之前有什麼相關的經驗嗎?

這題我的開頭講得很爛XD:歐我們之前有做使用者經驗的題目,有做一些訪談等等,歐還有像之前我們有做一個項鍊,可是那個構造以我們的技術來說做不出來,所以我們有去請教機械系的同學模具相關的問題(面試完之後才想到,我可以講之前水母燈有請教LED的事R)

3.許峻誠教授:你說你之後想走材質,請問你們系有哪個教授是研究這方面的?

我:歐有范振能教授

許:那之後有什麼想做的事嗎?

我:我有個學長的畢業製作是利用電腦運算出以人工方式無法大量製作的陶瓷模具(講得不是很清楚),我對那方面也蠻有興趣的

陳:歐數位運算創作那一類的(對著許點頭說道)

4.許峻誠教授:你說你之後想要交換,請問臺科沒有嗎?

我:因為台科設計能交換去日本的學校很少,只有神奈川大學,而且交換過去還是學建築XD

許:恩對我們系上真的簽訂很多交換計畫,像是去年我們系所就有學生去千葉大交換,我們去參訪也有一個實驗室是走材質研究的...

5.黃教授:請問你的作品裡那個水是怎麼灌進去的?

(真是為難他了,畢竟他是走使用者經驗,這感覺硬問出來的問題XD)

我:我們是在旁邊開一個洞,然後利用水的表面張力把口封起來

6.許教授:你的畢業製作是跟哪個教授?

我是跟唐玄輝教授,不過因為我是走產品的,所以我是在他帶的協同教師下做事(偉哉鄭老大!)

許:歐~我們剛剛也有面試一位你的同學,她是想走UX

我:對,不過我對這方面不是那麼地有興趣(想想我是不是給自己挖洞跳啊?畢竟交大工設走UX是大宗)

7.陳所長:那你有什麼問題要問我們嗎?

我:Q1請問假如真的有幸進來交大應藝,請問是一開始就要選指導教授還是可以先了解每個教授的風格再決定?

陳所長:其實我們非常鼓勵學生多跟不同教授聊一聊,像視覺組的也有人剛從南加大過來,也是玩材質的,等到第二個學期的第二個星期的星期二就會開始選了(這是什麼神秘的設定?) 我們系所在那時候都會固定在外面考生等候區那個空間讓全系所的人交流(我覺得這超讚,難怪很多人說應藝所的感情都超好)

我:Q2請問之前有看到交大應藝所的人來台科修課,請問是為什麼?(好啦這是白癡問題)

陳所長:那是下修啦,就是他們大學本科不是念這個的,但我們這邊評估開課成本過高就不會開了

我:我之前有看到,為了因應這個問題,系所不是有多增加這類的課嗎?

陳所長:(重複地回答,早知道就不問了X)

8.許教授:那...(好像還要問什麼來著)

陳所長:那麼因為時間關係,就先謝謝你了(微笑)

(響鈴好像有超過了幾秒)

最後成績:正取二(備審89.33/口試:93.33)

 

感想:

交大應藝甲組面試給我的感覺是,教授人超級和藹可親的!!!!我們在應對時中間幾秒的尷尬我都呵呵呵笑著帶過,可是交大給我的感覺其實比較放鬆像是在跟老師聊天,不會像在臺科面試時那麼緊張,可能是因為臺科比較多面試官而且又是第一次面試研究所,再加上我和面試官的距離比較遠(是在系辦那層樓的會議空間)還有除了主任外其他都不苟言笑(唐老例外XD雖然五個教授都認識,上過三個教授的課,但看到完全不笑時還是會被嚇到)

另外因為台科有點憑著優勢一直保著穩上的心情,說實在沒有特別準備其他問題的答案

而交大的申請動機當初也是有點模糊,好在要面試的前幾天搜尋系所介紹,發現他們研究室的理念和我想做的事是一樣的,於是就那麼順水推舟下去,個人覺得自己在交大的表現應該有比臺科好(畢竟說得比較清楚)

 

另外聽到的問題集from一起推甄的同伴

教授有問她:你說你想走UX,台科不是有這樣領域的老師嗎?(沒辦法R唐老畢竟是台灣UX的扛霸子,你不跟他好像說不過去)

朋友回答:因為交大有很多不同領域的人才所以...教授:可以再講得更清楚一點嗎?

因為朋友介紹的作品是她得獎的畢製(指導老師是唐老XD),東西蠻複雜的,講完之後幾乎沒什麼時間問問題,我覺得這是她比較可惜的地方

 

迷思解答:

1.臺科直升就會穩上?

恩...其實也不是百分之百,我們這屆認識的就有九位申請,有一位初審就被刷掉了,最後榜單結果也有兩位備取,不過上榜機率還算穩定。

有些外校的人抱怨台科的直升制度,但其實系上要升研究所的人通常都是對自己的未來有所規劃,而且對設計類還抱有熱忱的人,也就是說,申請研究所的人基本上作品都不會太差的

2.沒有實習怎麼辦?

我也沒有實習,但我在暑假期間加強自己的語言能力。有實習當然更好,但我也有幾個同學有實習的排名卻比我低,所以也說不定。重點還是在於你要怎麼展現你的企圖心和能力:)))

 

圖片/影音/資料來源isami

(若有冒犯或不妥之處,請及時聯繫我們,將立即下架刪除,謝謝!)

※本文由  isami 痞客邦授權轉載※

相關推薦

  • 讀取中..

回覆數(0)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