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一名人資主管,對於大學畢業生在就業與深造的選擇上,我的建議是「看職業型態」。
如果,唸的是「光電」、「資通」這類的同學,你應該在大學時期,就訂定了以「工程師」做為你的職業選擇,因此,大學所學絕對不足供你應付未來的工作,特別是要進「上市櫃公司」工作的話,研究更高深的學理與新知,同時,豐富自己實習經驗,是非常有必要的戰力儲備。
如果,唸的是文史哲(含廣告、公行、新聞),以及企管、商科的同學,真的不用直攻研究所。理由其實非常的簡單,因為,很坦率的說,這些科系在職場上可資應用的範圍太廣,直白說,除了尖端科技之外,你什麼都能做。我在大學教過唸企管系的同學,他們的就業選擇從會計師事務所的實習生、銀行理專、房屋仲介、保險業務員、股票營業員到餐廳服務生都有。
所以,我的建議對這些科系畢業生的建議,就是趕快進入職場工作,找一份工作,在其中培養出興趣,如果沒興趣,快換工作,在二年的時間內,將目標確定下來,同時,花上三年的時間,累積工作經驗,再思考是否要進研究所深造。
因為,有目標的學習,才能有方向感。往往,很多同學進了研究所,不知道自己在林林總總的科目中,哪些可以在未來工作上運用?如何運用?如果,我們有了職場的經驗,進了研究所,我們很容易的將課堂上所學,連結到實務工作運用方向,這樣的學習自然可能精進我們工作上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