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主

大學報馬仔
2018-09-19 15:32:31

探索溼地農業的種種可能:成大USR計畫「濕地農業工作坊」

探索溼地農業的種種可能:成大USR計畫「濕地農業工作坊」-成大

成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計劃(USR)官田場域團隊,9月15日在官田區圖書館舉辦「濕地農業工作坊」,一整天的活動圍繞著官田重要的產業重心「濕地農業」,上午邀請了美濃愛鄉協進會理事長劉孝伸與日月潭農產運銷合作社總經理王順瑜,分享美濃與頭社的濕地農業經驗,下午則由USR官田場域團隊的成大水土保持生態工程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徐郁超、與真理大學環境教育暨生態保育研究推廣中心/生態保育組組長莊孟憲,講述官田區埤塘的歷史和環境,讓參與的同學先認識各地案例再聚焦到官田區的現狀,為接下來USR計畫進入在地的工作奠下基礎。

成大USR計畫目的在「培育具社會意識與社會實踐力的入世學術人,帶動更具整體性的在地區域永續治理」,計畫共有台南官田、安平、北門、中西、歸仁以及屏東竹田等6個實踐場域,官田區的主軸在於「農業再定位:友善農業與區域供餐」、「環境永續:生態水地景」以及「協作治理:地方創生」,這次的工作坊正是在面對農業式微、農地荒廢與埤塘消失等現狀下,提供交換經驗的機會。

劉孝伸榮譽理事長從「小時候農田裡有什麼?」為基礎,開始思考如何恢復農田的生態系以及生物多樣性。他認為,有機種植與有機農業是以人的健康為出發點的思考,於是農民時常利用硬體設備,或其他符合有機農法卻拒絕其他生物出現的方式耕作,但生態友善期望的是讓農作物與環境共生,不僅僅考量人的需求與利用。

日月潭農運合作社總經理王順瑜的分享則聚焦在頭社濕地的經驗,在對當地環境條件充分理解後,選擇種植金針花,果然開出了一片花海,除了帶來豐富的作物,也吸引了大批的觀光客前來賞景,同時,王順瑜也推展生態產業、適地適種與社會經濟的理念,串連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實踐,讓農業與生態環境都可以永續發展、經營。

徐郁超副研究員在下午的場次說明官田地區農塘的分佈狀況,比較2007年到2017年農塘的數量大約減少了44.8%,而蓄水面積約減少了30.1%,說明了官田地區農村經濟發展減緩,農塘消失或利用型態改變,但實際上農塘除了灌溉用途之外,還具有「蓄水、灌溉、地下水補注、減少對水庫依賴、淨化水源、防洪、生態、微氣候調節、休憩、活化農村景觀」等功能,是非常值得保存的重要資源。

莊孟憲組長則在進行埤塘調查後,開始介入台南埤塘保育行動,調查當地的文史、生態資源,追溯文獻上對於埤塘的記載,並開辦課程、工作坊、教師研習等活動,除了讓社區了解調查團隊的研究成果外,「也希望讓社區認同埤塘存在價值,願意去維續與守護埤塘。」

工作坊最後由友善大地營運長楊從貴帶著參與工作坊的同學們前往官田國中參觀濕地農業,官田國中校內不只擁有3塊菱角田,還有利用燃燒碳化後的菱殼來烤Pizza的「官田窯」與生態灌溉池,經過一天工作坊的台文系饒同學表示,以從事農業的角度分享實際的商業運作,是這次工作坊最有趣的部分,較能看見「真實生活在當地靠農業生活的人的寫照」。歷史系的吳同學則說,官田國中設置的生態池「顛覆了自己的想像,沒有想過能在國中有這種東西的出現。」在菱角田邊結束一整天的工作坊後,參與同學們也開始消化知識、激盪想法,將再回到官田在地實踐。

新聞來源:由成大提供。

相關推薦

  • 讀取中..

回覆數(0)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