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主

鴨鴨
2017-04-13 09:35:10

大學通識課程新選擇 跨域創新,拓展教育加值服務模式

科技進步,學習不僅止於教室,中臺科技大學與國立教育廣播電臺14日下午2點簽訂合作備忘錄,首度將大學通識課程與廣播電台的資源結合。中臺科技大學校長李隆盛表示,中臺科技大學「人文藝術」、「文化創意產業專題」、「文化觀察與詮釋」、「悅讀與表達」、「文創產業概論」及「當代思維與視野」等6門通識教育課程將導入及應用教育電臺「文學四季」、「創青宅急便」、「為臺灣文學朗讀」及「不單單是藝術」4個優質節目資源,師生透過教育電台網站Channel+雲端收聽服務,讓學習不受限。

教育電台台長謝忠武也表示,教育電臺Channel+雲端收聽服務今天正式啟用,即時與中臺科大簽訂產學合作備忘錄,樹立教育電臺結合大學資源跨域合作的創新服務模式,為國內公共廣播服務寫下新頁。未來,中臺科大將與教育電台持續深化資源跨域合作,打造跨域合作平臺,共創高等教育及社會教育品牌加值及行銷雙贏的效益。

中臺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劉智濬認為,數位時代,學習不見得在課堂上,網路是24小時教室,教育電台優質節目導入大學通識教育課程,讓學生的學習不僅僅只在課堂上。

劉智濬主任同時表示,通識課程在大學所扮演的角色是在專業課程之外,更多元與均衡的功能,因此,如何讓多元且豐富的課程讓學生樂於吸收與學習,十分重要;而引入不同媒體的課程,將對學生的學習更有助益。

兒童教育系一年級的郭庭晏搶先收聽「為臺灣文學朗讀」中,療癒系文學家鄭栗兒的單元,收聽之後,郭庭晏同學說,以她自己來說受益很多。她表示,大學生通常不太常念課外讀物,透過教育電臺的Channel+收聽節目,更方便她記憶內容。特別是這個節目,因為主持人朗讀著內容,郭庭晏表示,光聽內容可以想像畫面,像是鄭栗兒住在宜蘭,沒有到過宜蘭的她就可以透過廣播的聲音,想像鄭栗兒家鄉的畫面,對她來說,是一種全新的學習體驗。

同樣是兒教系一年級的林英樺也收聽了「為臺灣文學朗讀」中,療癒系文學家鄭栗兒單元,她說主持人以訪談方式談鄭栗兒,不同於老師課堂上課時的嚴肅,內容豐富有趣且輕鬆,讓她對鄭栗兒想法、經驗等更有不一樣認識。

她表示,收聽廣播,可以選擇自己適合的時間收聽,加上主持人的優美聲音,感覺課程更加生動活潑。

未來是不是願意透過聽廣播來上課?郭庭晏同學表示,聽廣播比起單純聽課更有趣,她笑說,和老師是長時間的見面,課堂上有時會不專心的滑手機;如果利用廣播上課,可以增加學習的新鮮感,未來,她會常利用廣播學習,不過,會以她感興趣的文學類為主。

中臺科大通識中心將教育電臺優質節目導入不同的學程班別,像是牙技系海青班的人文藝術課程,學生大多來自馬來西亞,劉智濬主任希望透過課程讓海青班學生了解並認識臺灣在人文藝術上的表現,課程安排有臺灣歌謠、舞台表演、電影以及臺灣旅行與美食四大單元。而導入教育電台的「文學四季」,對應劉克襄老師和陳義芝老師「在臺灣旅行之劉克襄的鐵道之旅」。

文教所文創產業課程中「以歷史做觀光」單元,則是對應「青創宅急便」節目「搶救臺中文化的根」專訪後驛冊店共同創辦人蔡承允。另外,在人文通識學院必修課程「文創產業概論」,邱仕冠老師的「文化創意主題與商品開發」,對應「創青宅急便」節目中的「發現自我的藝術季-苗春祭」,專訪林學宗與張純瑄。

在通識課程老師林武佐的「當代思維與視野」課程中「藝術的認知與參與」單元,對應「不單是藝術」節目中,「看的方法」以「和藝術家散步」。

中臺科技大學與教育電台14日簽訂產學合作協議,攜手從105學年度第2學期起合作試辦,也將從106學年度持續合作透過雲端方式,由教育電台提供「文學四季」、「創青宅急便」、「為臺灣文學朗讀」及「不單單是藝術」等客製作優質節目各提供18個節目音檔,置於教育電臺網站Channel+上,供中臺科大通識教育課程運用,讓學生的學習更為多元與均衡。

教育電臺是一隸屬教育部的公營電臺,定位為教育專業廣播頻道,製播多元教育政策、文教資訊、藝術文化、環境教育及兒少等類型節目,年年榮獲廣播金鐘獎肯定,是值得大小朋友一起收聽的優質廣播頻道。中臺科大與教育電台從去年起,便合作製播健康資訊主題節目,每月安排學校傑出學者及獲獎學生到電臺接受主持人專訪,呈現最新健康管理、健康生活、長期照顧及銀髮樂活趨勢及資訊,深受聽友喜愛。

大學通識課程新選擇 跨域創新,拓展教育加值服務模式-中臺科大

新聞來源:中臺科技大學新聞聯絡處

更多中臺科技大學校園新聞/活動

相關推薦

  • 讀取中..

回覆數(0)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