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活動
有問必答
學歷高不好嗎?我被男友媽嫌棄
目前我就讀四大研究所一年級就讀中和男友是大四認識的,現在交往一年多的時間覺得雙方感情很穩定也到了見家人這一步對方的媽媽說要加我的臉書我也沒多想畢竟我的臉書也不常發文偶爾轉貼一些新聞而已但男友媽居然跟男友說「你女朋友好像很有主見、意見很多」光聽到這個就覺得有點傻眼了沒想到男友媽還說「為什麼女生還要念到研究所?」認為大學畢業就可以找份穩定的工作準備結婚生子可能因為男友家是爸爸負責賺錢養家、媽媽是家庭主婦所以覺得女生不需要一直深造,有點「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這也讓我無法認同。今年過年和男友一起回南部老家,發現連親戚都是很傳統的思想(談話中感受的到)有和男友反映了 但他說「他們就是這樣我也沒辦法」似乎沒有要解決問題的樣子這段感情我很珍惜但是覺得雙方觀念差很大也讓我很迷惘,不知道大家會怎麼選擇呢?
#有獎金! ✨111年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畫✨
☝今年度最棒的暑假你可以這樣規劃 ☝#勇敢逐夢 #尋找感動 #探索自我教育部青年發展署✨111年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畫✨鼓勵青年以多元方式體驗壯遊,與臺灣各地人文社會深入互動,認識臺灣不同面向及在地特色,並從壯遊過程中探索自我價值、培養多元能力💪🔹即日起徵件至111年3月18日🔹15歲至35歲青年皆可報名🔹2人以上即可自組團隊,進行壯遊提案!🔹入選提案之團隊 最高可得8萬元實踐獎金!參與感動地圖計畫可以…✔提升企劃執行力✔深度探索臺灣文化✔發現自我更實現自我📢更多資訊這裡看👣教育部青年署官網(http:www.yda.gov.tw)👣壯遊體驗學習網(http:youthtravel.tw)👣110年感動地圖計畫青年故事影片(https:youtu.beqgn3uPYP4X0)揪夥伴一起出發壯遊,創造屬於你們的獨家回憶!#感動地圖計畫 #ColorOurTaiwan #用感動描繪屬於你的臺灣計畫簡介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Hf2I9vqGdo
對方要求歸還分手禮合法嗎?
相信大家在感情的道路上難免遇到挫折,抑或是追男生或女生時投入大量金錢,結果卻沒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公主並與王子病,有時候都是你自己慣壞的。 追女生就是要寵的?追女生就是要先付出?這邊有一套哲學,是我一個很會把妹的朋友告訴我的,我看他換女友的速度....那是我第一次失戀他問我漂亮的美女會不會吃飯?會不會拉屎?所有的男女交往都是相處合適,慢慢出去約會多次最後才再一起的。沒有所謂的告白才再一起。告白那是偶像劇告白那是偶像劇告白那是偶像劇我回說真的假的!他回說:你先告白等於你把可以傷害你的權利先給了別人,女生只要願意和你單獨出去,而且是你提議的地方,久了以後女生也會想弄清楚關係,一般女生對你沒意思,不會讓你單獨一起出去玩,如果把你當工具人,會是對方一天到晚找你出遊,但都會有其它人。坦白說這完全是亞洲傳統觀念害的,女生就是要疼要寵,事實上這都是爸爸寵出來的,只有爸爸想要買什麼盡量買給妳,想吃什麼盡量做給妳。所以老爸我想對你說,我去妳的男女平權,我去你的追女孩子就是要追。所以不管男生也好女生也好,奉勸真的追求者送太貴重的東西,真的不要收,雖然這是個笑貧不笑娼的年代,但是不要忘記那也是對方的血汗錢,很多情殺案就是這樣來的。 結論送出去的東西就送了吧!當作是買經驗,是你的就是你的,送出去的東西要回來沒品,不管男女都一樣,此外也不合法。民法408條第一項規定:「贈與物之權利未移轉前,贈與人得撤銷其贈與。其一部已移轉者,得就其未移轉之部分撤銷之。」白話來說,就是你東西送出去之前,你不管怎麼唬爛說要送香奈兒.寶馬都沒關係,因為都可以後悔,通俗點來講打嘴砲不用錢,可是對方只要接受贈與,東西已經給人家了,贈與行為就生效,不能撤銷,也就是不能再要回來了! 有沒有例外狀況?民法408條第二項:前項規定,於經公證之贈與,或為履行道德上義務而為贈與者,不適用之。除非贈與有簽契約並有先去公證(一般是用在遺產或是家暴情況),亦或是有道德上的義務,再不然就是受贈人符合民法416第一項:受贈人對於贈與人,有左列情事之一者,贈與人得撤銷其贈與:一、對於贈與人、其配偶、直系血親、三親等內旁系血親或二親等內姻親,有故意侵害之行為,依刑法有處罰之明文者。二、對於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者。這時候你應該會想說他X的廢文,難道送女朋友的任何東西都要公證,不被甩才怪!所以除了家暴或是遺產先給小孩的情況下,大部分情況是無法要回來的。 男孩女孩們~記得盡量在自己能力範圍內付出,不要賠了$又傷了心。
iPhone 13得獎感言
大家好,我是研究生魚片!沒想到有一天我會在這邊寫文章,也沒有想到居然中獎了,很驚喜也很開心,感謝1111辦這麼有意義的活動,讓學弟妹們多一個管道可以取得資訊,或許能少一些徬徨無助又弱小的考生;大家的回覆與討論也都很溫暖,總是可以在回文處看到很多的鼓勵;在我發文的同時,我也看了很多學長姊、學弟妹的文章,看到大家都很樂於分享,就覺得自己也該做一些事情。雖然一直是念文組,但其實我的文筆不算太好,加上這學期準備第一階段口試,原本很猶豫到底要不要將研究所生活與甄試研究所的過程寫成文章,但也正是因為經歷過大學與研究所甄試,才知道準備的過程有多煎熬,所以12月開始以研究生魚片這個名字和大家見面。最一開始看到發文入選有獎金時,覺得一方面能夠幫助學弟妹,一方面又有零用錢可以拿真的很棒,後來在第一篇文入選後,才開始發現關於研究所真的是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可以分享,於是就產生了三篇文,也許不算很多,但希望至少能夠多多少少對於要準備甄試的考生,或者是即將開啟研究生活的學弟妹們,有一些幫助。最後還是要再次感謝主辦單位,提供這個平台讓學長姊們可以分享經驗,除了幫助學弟妹,各個分享者也可以互相觀摩,從中學習到一些「小撇步」,真的很有意義!也很感謝大家的回覆以及觀看,我們就口試後再見面囉!也許等過完研究生活,會有更多可以分享的東西呢!這邊跟大家說聲新年快樂!!
那年碩士延畢的日子
來提個敏感的話題──延畢。可直接跳到紫色反底看重點。 本來是要參加「#考研祕笈大公開」的徵文活動,但打完後認為跟考研關係不大,比較偏向研究所生活,就沒發文,截止日前10分鐘想說還是上傳好了,結果或許網路不好,跑了很久最終上傳失敗,但打了都打了,還是想跟大家分享,所以等活動截止後再分享,既然不參加活動,校系對於這篇文不重要了,就不打了。 大四那年,學校開始安排一些與未來接軌的課程,是時候開始考慮要繼續升學還是出社會了,我知道有許多同學大三就在思考了,但大四以前我還真的沒考慮念研究所。 改變的契機是什麼我不確定,我認為是很多個原因堆砌而成的:我不想未來被說XX親戚念研究所後發展多好、我不想出社會後念碩專班繳比較多的學費、聽說出社會後很難回來念書了、現在還有室友朋友陪我念不孤單、學長姐分享經驗時提到多了一個研究所平均起薪比大學多五千…好多好多的原因讓我想念研究所。但是我大學被當的一蹋糊塗、但是我不知道自己做不做得到、這樣我還要多付兩年學貸、但是誰能保證真的多五千…好多好多的原因讓我怯步。直到四上那年的直系家聚,我的學妹問我直升系上研究所的學長該怎麼準備系上研究所,學長那天提到了很多,像是問我們覺得選校重要還是選系重要、堅定一個理由然後不要去想缺點不然會讀不下去…等等。那天回家以後我做了一個SWOT分析表,最終決定去報名,系上研究所往年幾乎沒收滿人,於是學長推薦我沒自信就下學期再推甄,比較容易上XD下了決定後到下學期繳交甄選資料截止前還有一段時間,這段時間我也很猶豫,我媽媽是支持出社會派的,我沒跟他提過我想念研究所,於是我旁敲側擊問他對於研究所想法,他說他公司碩士起薪也才多三千,所以一度動搖我的想法,下學期的推甄報名期限是在過年前夕,我拖到報名截止前兩天才寄件,說實話,我那時想說我大學成績真的不好看,至少報了就算沒上也沒遺憾。 推甄前兩周我就把系上一些大佬的科目拿出來念,我是工管所的,太多科了不知道如何下手就從統計、生管、品管、物管、OR這幾科重點複習吧,我真的忘記我最後問了哪些問題了,因為那天我被罵了…對不起我真的不知道自我介紹不用從我家開始講。對了,前面提到以往都沒收滿人,但不知道為什麼我們這屆人數超過預計要收的人,所以有人會被刷掉,令人意外的是,雖然我面試的一蹋糊塗,問問題也講得很籠統我卻被錄取了,被我刷掉的同學中有跟我同班的,但我記得他在學成績比我好,所以可能是我有講到老師想聽的內容吧!對了,家裡本來反對我唸研究所,結果我錄取後才告訴他們我有報名,他們也沒多說什麼。 接下來就是找老師了,我比較晚錄取,所以熱門老師都被挑走了,但沒關係,因為我是有想做的題目,我是帶著想做的題目拜師的,觀察完系上網站各個老師的專業之後我認為有三個老師可以拜師,跟第二個商談時就決定選這位了!拜師時老師有先說明,跟他的話要有自制力、要主動,我當時覺得:可以啊~我很積極,後來才發現我錯了… 後來大四下學期我某科重修又被當了,也就是注定延畢了,我跑去跟指導教授說我不唸研究所了,但後來有找到校外暑假重修機會,重修完拿到畢業證書後說實話我一直在想要不要遞出去系辦完成碩士報到,想著現在後悔還來得及…最後我硬著頭皮還是報到了,想著五千元哈哈哈,現在想想我還真是單細胞生物。 碩一大家都很拚,也有很多人開始做起研究了,但是我覺得課程好多報告,然後BOSS也沒逼自己MEETING,文獻好難看喔,結果我就越來越散漫,我也是到那時才知道原來我是個有人逼才會動的人…恩,沒錯,我第一年就這麼虛度了。碩二大家都著手了研究,但我的文獻還是要看不看的,又虛度了半年,才著手到第三章一點點(第一章第二章也還是需要增加內容),結果這時候我才意識到自己悲劇了,我第三章根本不太了解自己公式該怎麼設,第四章程式也一直寫不好,程式為了寫出來無限改第三章公式,別說還要準備研討會了,喔喔…悲劇了,我果不其然延畢了。碩三第一個學期我還是一直做不好論文,所以那時就知道自己還需要半年,碩三下學期開始,但四月底被告知父親癌症,然後五月台灣疫情大爆發,這時我悲劇了,然後因為疫情長照中心停止營業奶奶整天都會在家,但平常都是白天長照晚上父親在顧,於是我只能回家一趟顧父親跟奶奶,然後在家期間都沒跟老師開會,後來妹妹回家接手,妹妹去年也癌症,回來顧一周後副作用爆發,直接醫院LONG STAY,想不到這趟回家顧家人顧不完XD其實這段時間不是沒時間,是我真的沒心力完成我的論文了,我無法靜下來好好的完成論文,整個碩三我都在思考休學,這段時間意願最強。此時教育部發佈了公文,因為疫情關係影響到研究的可以申請延到10月畢業,那時候的我在延到10月跟休學之間抉擇,我還是選擇了完成論文畢業,因為那時候我已經把論文寫到第四章一半了,我真不想放棄…。雖然關聯性不大,但因這段時間我大多都在醫院度過、長照中心休業也是事實,於是我順利申請了,也幸好最後來得及畢業。以下分享我針對延畢的想法。 -延畢這件事-先說,我是個自尊心很強的人,我知道很多研究所延畢反而才是常態,但校系關係,我們這科系多半都是兩年畢業,當跟你同屆的幾乎都畢業我真的很茫然,很討厭自己。這次收到網站邀請參加活動,我思考了許久「我有甚麼可以分享給大家的?」「我自己研究所也弄得一蹋糊塗不是嗎?」但最終還是選擇發文,我以切身經驗告訴看到這篇文的大家關於延畢這件事:1.延畢不是世界末日,必要時考慮及時止損。如果你即將面臨延畢,你可以思考看看是否要及時止損,想想看你的畢業門檻還差多少,如果你覺得你可以在預定的延畢期限內完成,不如念下去,多一個碩博士學歷出社會起點比別人更前面,但是已經沒心力了,不如就先休學看看,有些問題不是待久就能迎刃而解的。我自己是認為,休學兩年內反悔還可以回來念,如果過了期限出社會後也隨時可以再念,甚至可以轉換跑道,說不定現在卡關的事物,出了社會面對實務需求後豁然開朗,更了解如何修正研究,上課時也更了解教授們在說甚麼,或是你在這科系受挫,結果轉換跑道後發現自己比較擅長其他學問。不論最後選擇了哪條路,都堅定自己信念,繼續走下去不是不肯認輸,是不甘心放棄;暫時放棄也不是逃避,是為了讓自己更有精力去彌補自己的不足,眼前這條路不是唯一的康莊大道。做了選擇後不要一直去想如果選擇另一條路會不會更好,否則你永遠都會感到後悔與遺憾。2.妥善安排時間還沒延畢的人,還來得及就先把握好剩下的時間,不要再虛度光陰了。已經延畢的人更要抓緊步驟,缺語文門檻就趕快做習題、看題庫,缺論文的抓緊時間跟老師開會,就算進度只有一點點也去找老師,老師不逼你開會你也要自己抓老師開會,當然除了老師也可問問能幫到你的朋友或同學,我們都不是專業的,所以才需要專業人士給意見不是嗎?不然如果像我一樣所有意外都同時發生,想找老師也無法找老師了(本來我有提議視訊面試,老師也同意,結果我完全沒心力動筆,我真的很對不起老師) 3.休息碩三這年我無數次的憎恨自己,討厭前兩年進度卡關就放爛的自己,碩三這年我待在研究室的日子比前兩年都長,起初還會覺得自己跟一群學弟妹在同一空間很羞恥,後面就習慣了,然後因為論文做不出來、看到IG同屆的同學過得很好,好幾次夜深人靜時獨自在研究室直接崩潰大哭,很可怕我知道,但那時我真的無法原諒自己。我以過來人的經驗告訴大家,休息吧,就像我前面說的,要嘛及時止損要嘛咬牙撐下去。除了吃飯時間可以看看劇以外,我認為完成一個進度或是開完一次會之後,你可以好好放自己一兩天假,喜歡看電影就去看,喜歡打球就去打球,像我喜歡看藍天白雲吃美食,我就去海邊踩踩水、山上吃點心,然後順邊拜拜祈求順利畢業,就是把心裏的垃圾倒一倒,然後還可以找朋友出來吃個飯,講講除了研究所生活以外的垃圾話。說實話,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適度放鬆真的對於靈感跟心靈健康有幫助,反而靈感大增。 多數人延畢並不在自己的人生規畫之中,但是延畢不是末日,遇上了就好好調整自己的步調,審視接下來的每一步,修正自己過去的態度,最終替自己下最正確的決定。
[我畢業於中央資管]研究所,要考嗎?
(這台車是中央大學的小垃圾車,覺得亂可愛的,所以放上來關於我:我喜歡coding,但也沒到那麼喜歡我喜歡與人溝通,但也不到很健談我想要以後工作錢多,卻又不想太高壓高工時我想要有成就,但又不想逼死自己如果想要過這種人生就要考研究所我從高中開始就是 average guy 到了大學也是,研究所也是而所謂的average 就是成績這方面大學coding能力就普通,都可以all pass,研究所也是沒有很突出,啥都會一點,啥都不專精,實習經驗0但我很慶幸有讀研究所,因為目前找工作都很順利我畢業後無縫接軌第一份工作TSMC,薪水N*14程式相關部門,坐辦公室,不用進FABP.S關於N: 台積電過去的薪資分別為「碩士舊N為45K、學士舊N為38K、助工舊N為30K」而2021年大幅調薪20%,變成「碩士新N為56K、學士新N為45K、助工新N為36K。」 1. 個人背景、為何想考研究所?大學就讀私立中O資管所就讀我是私校,說實在,大學上課有時都在混畢業時覺得自己依然沒有專精的項目,就想報考研究所2. 如何挑選研究所我覺得先了解自己的能耐,我從小到大都是成績都是中間而我也不想給自己極大壓力(唸書念到崩潰的那種所以我台清交直接捨去只報考四中(央山興正)與成大因為我認為這幾所學校與自己的能力較匹配3. 考試內容通常包含什麼?資管所考試包含英文、計算機概論、MIS中央資管當時我的考試組合是:計算機概論、MIS其中「計算機概論」是許多科目的組合其他學校都可以在網路上查詢得到4. 筆試、面試是如何準備的?沒有面試,筆試的話有補習,一開始每週行程就是補習30% + 複習60% + 查新資料10%後期就是寫考古題70% + 複習20% + 查新資料10%透過寫考古題可以知道自己不會什麼,再透過查資料(書 or google) 把這方面的洞補齊來寫越多越可以知道自己不足5. 自己準備和去補習班上課,哪個比較推?推去補習班上課補習班可以省去尋找資料的麻煩,可以很快進入狀況我之前的補習班會組讀書會,我覺得非常有用,可以和同學討論,每個人都有其擅長的地方都是好戰友,一起拚,真的比獨自唸書還要有用6. 考上的心路歷程很苦還是很輕鬆?考研究所 讀書的那段時光很苦 考上之後要找教授更苦現在出社會依然很苦人生就是不斷學習保持“有點痛苦”的學習才是好事,但表你有在成長、進步7. 你是推甄還是考試進入研究所的?因為當初在校成績沒有很好,所以是考試入學但考試入學的學生在找指導教授就會相對困難一些8. 如果第一年考研失敗,還要繼續考嗎?我自己的話是不會,因為有設定最低保底的學校,且資管所不難考9. 哪間學校的研究所比較好考?私立的很簡單就可以入學,也蠻不像考試的,我稱之為簡易問答題12. 讀研究所怎樣才能爽爽過?這個嗎...基本上,要多爽就可以多爽,可以打聽一下自己的指導教授之前指導的學長姐有沒有延畢如果沒有,那基本上教授都會讓你畢業,甚至到了要口試的階段會比你還緊張有看過碩論發表很糟糕的同學,最後還是畢業了可是碩士論文我真的覺得是要把它當成自己的孩子,好好對待他,從無到有親手把他完成13. 教授怎麼選比較不會被延畢?ptt可以查,如果以前都沒有學長姐被延畢,其實都可以順利畢業只差在有些很硬有些很佛但很佛的教授不見得是好事,有時不怎麼盯論文,在學術專業領域也無法給你相對應的幫助14. 畢業後就業出路?薪水真的比較好嗎?中央資管出路,大多數都是去TSMC, micron, AUO當然!在TSMC或其他製造業,碩士薪水就是比較高(能力說不定還沒有學士的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