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活動
臺灣師範大學
營養系學什麼? 從準備就讀到畢業出路 台師大學姐分享營養師培育之路
說到修習營養系,大家最先會想到什麼? 當營養師很厲害、吃得很健康、身材很苗條?? 臺灣師範大學營養科學學士學位學程大三學姊王子涵,向身邊的親友詢問後,得到許多有趣的答案~ 但,這些想法跟營養系的真實情況,是否存在差距呢?臺灣師範大學營養學程入學時有什麼關卡? 四年修習哪些課程? 有什麼課外活動可以玩? 再進修、要就業有哪些選擇? 學姊王子涵詳細分享個人學習經驗,從入學時的自傳撰寫,到系上各年級課程學習焦點、醫院實習重點等,要讓準備進入營養學程的學弟妹們無痛學習、立馬抓到關鍵,最後都能All Pass畢業,並通過國考成為營養師、在各產業發光發熱!這集營養學程課程完整攻略,內容扎實、句句都是重點,對營養系有興趣的同學們,千萬別錯過唷~#營養系 #TUN #營養師 #臺灣師範大學 #課程學習重點 #醫院實習 *TUN大學網 有問必答 ➨ https:www.1111.com.tw168013*TUN大學網 ➨ https:www.1111.com.tw166163*1111家教網 ➨ https:www.1111.com.tw166166 【製作團隊】1111媒體中心採訪 陳恆光攝影 黃本洋剪接 潘奕雲 章節重點00:00-02:58 說到營養系 想到?02:59-05:01 你適合念營養系?05:02-08:05 營養系申請自傳攻略08:06-09:04 營養系課程總覽09:05-10:58 大一 快修通識課10:59-13:53 大二 時間小偷13:54-15:56 大三 避免擋修15:57-16:51 暑假醫院實習16:52-18:30決定未來方向18:31-19:06 營養系怎麼當老師19:07-21:51 課外活動有哪些?21:52-24:50 畢業出路有哪些⭐落點分析-分析未來夢想校系 http:www.1111.com.tw120230⭐大學網-先選校還是先選系? http:www.1111.com.tw125200⭐Holland測驗-找到興趣校系迎向人生勝利 http:www.1111.com.tw120223資料來源:1111人力銀行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ihNcAEGCTUsw06u-HFEHA
我適合念車輛與能源工程嗎? 臺灣師範大學學姐透露滿分面試三點關鍵
電動車、新能源話題超夯,想要跟上時代科技的脈動,成為炙手可熱的科技人才嗎? 或者對汽機車抱有無限熱忱,想要親手研發打造一輛未來世代的汽機車? 臺灣師範大學車輛與能源工程學程,專門培育相關產業技術人才,想要順利進入就讀該怎麼撰寫備審資料? 面試關鍵又有哪些? 大四學姊呂名荃不藏私全分享!臺師大車輛與能源工程學程屬於理工類組,高中職學生皆可就讀。名荃學姊將備審資料拆解成個人簡歷、自傳、讀書計畫、證照、專題等幾個部分,逐一分析各部分應該具備哪些關鍵資訊。以自傳為例,名荃學姊認為,將自己與車輛的連結呈現給教授看是非常重要的,透過實際的生活例子可以讓教授更了解自己。至於四年課程重點、如何準備考試、可以參與的課外活動、未來出路有哪些? 名荃學姊都有詳細的經驗分享,趕快來看看她說了什麼!#車輛與能源工程 #臺師大 #TUN #電動車 #新能源 #科技人才*TUN大學網 ➨ https:www.1111.com.tw166163*台灣科技人才發展中心 ➨ https:www.ceu.org.twttdi【製作團隊】1111媒體中心採訪 陳恆光攝影 賴緯凡剪接 潘奕雲 章節重點00:00-00:27 自我介紹00:27-04:56 備審資料組成解析04:56-06:43 滿分面試三點關鍵06:43-08:00 面試考古題大公開08:00-10:09 四年課程學習重點10:09-11:01 經驗分享-準備考試11:01-12:21 經驗分享-課外活動12:21-13:13 畢業後出路有這些⭐落點分析-分析未來夢想校系 http:www.1111.com.tw120230⭐大學網-先選校還是先選系? http:www.1111.com.tw125200⭐Holland測驗-找到興趣校系迎向人生勝利 http:www.1111.com.tw120223資料來源:1111人力銀行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ihNcAEGCTUsw06u-HFEHA
孩子的情緒問題,都是你的問題
當然標題的說法有點太過份了,但是兒童時期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已有相當的文獻指出,較好的親子關係、較少的家庭衝突與對孩子較多的瞭解對於兒童的發展有非常關鍵的影響。早期的內化行為問題發展會持續影響孩子到長大成人。另外,文化與社會規範會影響父母的教養方式,西方文化下的父母比較強調自主與獨立,東方則比較強調服從團體規範,父母要求孩子乖、努力與壓抑自我情緒的表達,然而這些特質其實在西方心理學的文獻,都認為是對兒童發展不利的因素。加上臺灣過去在兒童的研究缺乏長期的觀察與縱貫性資料,長期的兒童研究主要來自西方的相關資料。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的李思賢教授,採用臺灣兒童資料,建立兒童內化行為問題的長期發展軌跡,並探討東方文化家庭(父母支持、父母對孩子的瞭解、家庭衝突)與性別對於內化行為問題發展的影響。 圖片出處:https:pr.ntnu.edu.twntnunewsindex.php?mode=data&id=20391
用腦波研究華語詞性分類
講英文的人可以說”three books”,講中文的人卻一定要說「三本書」而不能說「三書」。「本」這個分類詞在語言處理的過程中到底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理論語言學家嘗試探究分類詞的性質,在作了跨語言的分析之後得出了兩個幾乎完全相反的結論:一派認為分類詞只有語法功能而無語意的貢獻(我們稱之為「語法派」);另一派則認為分類詞有著重要的語意成分(我們稱之為「語意派」)。在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情形之下,很難斷定誰是誰非。臺灣師範大學的英語系詹曉蕙副教授的研究團隊就是透過腦波型態,探討語言使用者在理解分類詞時的認知歷程。我一開始覺得這個研究項目真的不是普通無聊,真的,為什麼要去研究量詞但想想這就是教授是專家而我只是大學僧的差異了┌( ಠ_ಠ)┘ 資料出處:https:rh.acad.ntnu.edu.twtwarticlecontent107
VR系統教你正確應變火災逃生
上個月的高雄城中城大火應該大家還心有餘悸其實類似的新聞還有很多,台灣各地大大小小的火災時有所聞,現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的工業教育學系的洪榮昭教授率領團隊開發「火災應變虛擬實境技能訓練系統」,設計出虛擬火場,民眾可利用VR系統重複訓練正確的逃生技能,為自己爭取一線生機。洪榮昭教授表示,發生火災時,幾秒鐘就決定生死,絕大多數民眾卻不具備正確逃生知識,因此團隊開發系統,透過情境模擬及分項演練,訓練使用者的臨場反應及正確的逃生知能,使用者要確實學會每個動作,才能闖過所有關卡,順利衝出火場。目前團隊也已經有打算跟各地消防團隊合作,將此模式應用於使用者的火災應變知能訓練上,期盼以此作為開端,建構新科技應用於火災應變知能的前瞻訓練模式。 圖片來源:https:pr.ntnu.edu.twntnunewsindex.php?mode=data&id=20401
玩桌遊學水資源管理~藍晶方舟
大家都更喜歡玩遊戲勝過上課吧,臺灣師範大學的科學教育所就設計了一款關於水資源運用和循環的遊戲,以議題情境模擬桌遊,這種類型的桌遊關注的是將遊戲中的體驗和所學,套用至現實生活中,對於促進參與者學習如何組織現有資訊、批判反思、系統性概念整合、同理心培養、協商與溝通、建模等高層次認知與社會化相關能力的體驗與養成。玩家會在裡面分別扮演政府、農業,工業和人民公會等四個與水資源有關的組織:政府規畫政策發展,工業負責生產對人民有幫助的電器,農業負責生產人類生存必須的食物,人民公會則負責購買產品、提供民生用水,以求臺灣人民生存。前者主要面臨水資源供給的課題,後三個組織則與水資源需求有關,讓玩家學習水資源調適中的角色課題與問題解決能力。 真的是非常的有趣,這種類型的遊戲大家會想要玩玩看嗎? 圖片來源:https:rh.acad.ntnu.edu.twtwarticlecontent109
台師大資工所口試共兩關 面對教授如何提問成關鍵
我大學畢業於資訊工程學系。學校的排名大約是前15%,但沒有相關的科技部研究計劃或是比賽的經歷。面試台師大資工所一共會有兩關,每關都是10分鐘,一共20分鐘。台師大的面試教授很多,第一關就有五位教授,像大多數資工相關系所一樣,都要提前準備PTT去面試,前面5分鐘是自我介紹。當然面試的時間不是硬性規定的,如果說你自己對於後面的問答沒有信心,怕被教授問倒,那我建議可以在自我介紹的時候多講一些,講滿五分鐘,不過當然要講一些有亮點有內容的東西,不要一些很八股的家庭背景介紹,口試後面5分鐘Q&A,主要都是針對簡報的內容提問。在這裡要特別提醒,報到的時候相關的工作人員會事先跟你要檔案,把檔案放到雲端,所以記得要帶隨身碟以備不時之需。進去教室之後,簡單跟教授打個招呼就可以開始報告,台師大資工所是站的報告的,你一邊報告,教授就會一邊看你的備審資料,想著待會要提問什麼樣的問題,五個教授都在問畢業專題和期末專題的東西,問完之後會請你把你的備審資料帶著去到第二間教室。第二關有兩位教授,主要就是看你的備審資料從中問一些問題,看你是不是真的很了解自己的寫得備審資料內容,比較有趣的是最後會問,有沒有問題想問他們,當然是不能回答沒有,所以最好事先就要想好幾個問題備用,以顯示自己非常想要考上的心情。<<看更多2020年校園徵才線上版
跨域學習像吸水海綿 一身武藝斜槓吃四方
學術VS.應用 臺灣師範大學校長 吳正己文/段友儒 「會念書不夠,懂得跨領域學習,才重要!」一席採訪下來,臺灣師範大學校長吳正己不斷強調跨領域的重要性。臺師大今年通過決議,不但宣布雙主修新制將會在下學期上路,且雙主修降到50學分以下,目的就是因應跨域人才需求,鼓勵學生選修自己「有興趣的課」,探索第二專長;除了能選修校內課程,另外也能跨校,選擇台大等名校課程。 擁有近百年歷史的臺師大,25年前開始轉型,近年更加開許多系所、課程,由師範體系成功變身綜合大學。許多領域是全球前50強名校,讓海內外學生趨之若鶩,每年吸引7千多名外籍生報名國語中心學程。而校長吳正己也將這成功的轉型模式,套用到課程上。興趣和趨勢學程相結合 「學習單一知識的時代,已經過去,就像我們轉成綜合大學一樣,主修一個科目是不夠的,年輕人還在探索自我的階段,雙主修、多選修,才能更了解自己想要的方向」。吳正己認為,興趣和專長並不衝突,不用為了「以畢業能賺錢的科系為目標念書」,應該將興趣和趨勢學程結合在一起,增添學習樂趣。學術和應用 可同時並進 吳正己表示:「像「返校」這種將歷史結合遊戲的概念,我們學校也有!」臺師大文學院學生結合歷史文學、古蹟,將所學知識和桌遊完美融合,這正呼應了吳校長認為「學術」和「應用」同時並進,並不互相衝突的概念;另外學生也可選修APP相關課程、社團,將自身所學套用在APP上,開發寓教於樂的手遊。 學生能享受目前豐富多元的課程選擇,其實背後也有一番故事。「當時我逐院去談(降主修學分),一開始有些系所不太能接受」,吳正己還是耐心說服各院,最後並激起教授老師互相鼓勵的氛圍,共同邁向跨領域目標前進。學多見廣 職場順利開步走 會這麼堅持培養跨域人才,是因為早在學生時期,吳正己本身就有跨域學習的觀念。「我們有台文系的學生,跑到台科大修營建輔系,也有資工系的學生到國外念經濟。」吳正己從年輕時就認為,在學時期就應該讓學子多所嘗試,如此一來,畢業後新鮮人一腳邁進職場大海,方能橫向延伸各種專長,亦可提升眼界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