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活動
臺北科技大學
科技大主流 理工名校當紅炸子雞 榜單大洗牌 臺大奪整體榜單冠軍
科技大主流 理工名校當紅炸子雞榜單大洗牌 臺大奪整體榜單冠軍文/黃綉閔 高等教育是國家未來人才的搖籃,培育優秀人才不僅是國力象徵,更是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強大後盾。近年來,臺灣的高等教育因少子化衝擊,無論公私立的大專校院,都面臨劇烈的人才競爭壓力,1111人力銀行「2022企業最愛大學」問卷調查,自去年不分公私立大學與技專校院的「整體排行榜」公布以來,僅短短1年,榜單大洗牌,冠軍 由「臺灣大學」奪回,整體排名亦有大幅度變動。 觀察前10大名校在榜單中位移趨勢,以理工科系擅場的大學,不但名次躍進,更佔據排行榜的前段班,反觀以商學院、人文科系為強項的大學,儘管擠進前10強,但排名已稍稍滑落。 「學力」打破框架 企業青睞臺大在「整體排行榜」中佔據前5名的學校分別是「臺灣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清華大學」、「臺灣科技大學」、「成功大學」,由企業經營者主導的徵才偏好中,看出產業界對理工人才的渴求。更因為產業界迫切的人才需求,立法院三讀通過「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由臺灣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與成功大學,率領成立半導體相關學院學程,奠定未來產業發展的基石。 甫舉行創校93年校慶的「臺灣大學」,為全台高教之首。綜觀今年全球調查機構公布的世界大學排名,包括英國高等教育機構(QS)2022世界大學排名以及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學排名,「臺灣大學」在榜單中毫無懸念成為全台排名最佳的大學,其中QS排名,在全球1,300所學校榜單中排名68名,而在2項關鍵的評比項目中,學術聲望排名全球38名、雇主評價全球57名,表現出色。近年更致力打造未來大學,打破主修學系框架,推動「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開放式大學」,培育與時俱進、知道為何而學的人才,讓畢業生不只拿到畢業證書,還能領到領域專長證書,證明自己不但有學歷還有「學力」。 陽明交通併校 強強聯手排名升2021年2月份「陽明」與「交大」正式合併為陽明交通大學,挾以各自的優勢,交大擅長理工領域科技研發,與專精醫學研究領域的陽明,合而為一,以「醫療與科技」大大增加陽明交通大學在高教領域的競爭力,發揮1+1大於2的效益。合併後的「陽明交通大學」走在產業的前端,不但掌握了後疫情時代的顯學智慧醫療題材,對於跨域人才的培育佔盡優勢,成為企業主心目中的亞軍。 從榜單排名可發現,企業用人不分公私立、打破一般大學與技專校院界線,除公立大學,不乏技專校院與私立大學入榜,包括「臺灣科技大學」、「淡江大學」、「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商業大學」、「輔仁大學」等5所學校都名列企業最愛榜單,比例高達50%。 科大私大表現優 5校躍進前10在榜單中排名第4的「臺灣科技大學」,名次和去年持平,在半導體產業持續暢旺的帶動下,「臺灣科技大學」增設半導體產業學分班,亦瞄準培養半導體「高階經營」研發人才,與產業界的需求接軌。在全球大學排名中也屢獲佳績,於英國高等教育機構(QS)2022世界大學排名314名,是進入400名內的臺灣學校中唯一的科技大學。 在私校部分,積極提升數位力,打造國內第1所雲端校園的「淡江大學」,在疫情的侵襲下,短短3天就在數位學習平台開出4千多門線上課程,強大的應變力,展現校方長期投注數位資源的成果,首度入圍就衝上第7,為最受企業主肯定的私立大學。圖片資料來源:TUN大學網校園新聞(若有冒犯或不妥之處,請及時聯繫我們,將立即下架刪除,謝謝!)<<觀看更多TUN大學網校園新聞
臺科大引領產業創新2連霸 北護大展現醫療照護新價值
文/李佩璇 照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致理科技大學提供 公立技專校院排行榜出爐,由「臺灣科技大學」連兩年勇奪冠軍,研發與產學合作能量豐沛,持續引領產業創新,學生兼備扎實技術、優良研發改良能力,就業表現優異,成為企業主最愛人才。亞軍「臺北科技大學」緊追在後,對接世界趨勢及產業人才需求,推動技術研究發展,提升優勢領域特色論文、專利及產品產出,於2022年QS世界大學排名躍居為全球第469名、全台第9名,締造北科大歷年來最佳成績。「臺北商業大學」排名第3,百年名校以務實致用的校風,培養出無數的優質商管菁英。而「虎尾科技大學」名次持續推進,重於機電工程領域,與企業簽訂合作關係,將業界所需的專業職能、師資資源、及業界經費等引進學校,培養學生貼近業界需求,儲備企業中流砥柱。「雲林科技大學」位居第4,相較去年邁進一 個名次,推動互惠型的產學教育合作,營造中臺灣產業人才培育園區校園,2020年全校的企業產學合作金額,高達新臺幣1.5億元,更是創校30年來的新高紀錄。「高雄科技大學」今年首度上榜,每年增長1億元的產學合作經費,展現併校綜效,聚焦海洋科技,推動海洋特色跨校區研究計畫,擁有海洋產業一站式訓練服務及全方位培訓資源優勢,培養海洋各領域的人才。進步兩名排行第8名的「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孕育3萬多名優秀校友們遍佈海內外各地,貢獻所長守護國民健康,展現醫事人才熱忱價值,成為企業眼中值得信賴的優質大學。而「屏東科技大學」及「臺中科技大學」分別位居9、10名。 致理7連霸 企業搶人南臺勤出頭 雇主給讚目光轉向私立技專校院排行榜,「致理科技大學」持續教學領先、創新學習,私立科大第一地位難以撼動,連續七年穩居冠軍,積極推動校外實習、專業證照、外語檢定、跨域學程、體能認證列為畢業門檻,與高達936家國內外知名企業,簽訂就業守護神合作,落實幸福就業,校友們在職場表現普獲雇主給予高度肯定與讚賞。私立科大前段班的德明財經科技大學、明新科技大學、龍華科技大學,排名相較去年維持水準。「德明財經科大」開設全國第一個FinTech產學合作專班,深化產學交流,專注於財經領域,是孕育臺灣金融產業優秀人才的重要搖籃。不同於其他技職學校,緊鄰新竹科學園區的「明新科技大學」校內建置半導體、封裝、精密機械的類產線,創造學生在產線直接學習及產業實習環境,畢業校友普獲科技業指名聘雇重用。「龍華科技大學」首創訂單式就業學程,企業提出人才技能需求,學校對應開設學程,學生選修對應學程到企業實習,創造雙贏局面。進步兩個名次、排行第5名的「朝陽科技大學」,則是專注科學研發,帶動國際排名,吸引更尖端的產學合作、企業實習,幫學生接軌未來職場能力。首度進榜的「南臺科技大學」今年搶下第6名,多元務實育才,由老師帶領學生接軌產業需求,透過量身打造的產學合作、實習計畫,培育工作勤奮,吃苦耐勞的實戰職人,廣獲在地企業肯定。以觀光餐旅為軸心的「景文科技大學」、孕育影視創作人才不遺餘力的「醒吾科技大學」,相較去年,雙雙前進兩個名次。而第9名的「明志科技大學」,大三全年實習讓學生到業界提前卡位,累積磨練經驗,養成學生高抗壓性,造就雇主高滿意度。「元培醫事科技大學」首度擠進10強排行榜,元培醫大擁有完整醫護健康系所,設有全國第1個寵物保健科系,培育醫事衛護、健康科技與寵物照護人才,儼然成為就業市場的新寵兒。 ▲ 臺科大學生實作經驗豐富、理論基礎完備, 畢業校友敬業認真皆深受各界企業的肯定。 ▲ 致理科大重視高品德態度與輔導考取關鍵證照, 創造出畢業生高就業率與高雇主滿意度。圖片資料來源:TUN大學網校園新聞(若有冒犯或不妥之處,請及時聯繫我們,將立即下架刪除,謝謝!)<<觀看更多TUN大學網校園新聞
企業最愛大學看這裡!台大奪冠、5間科大私大擠進前10名,這4科系最有職場潛力|數位時代
大學學測登場,今年是108課綱首度應試,格外受到注目,預估有11.6萬名考生參加學科能力測驗,成績將於3月初公布,觀察近年來台灣的高等教育面臨巨大挑戰,全球競爭、數位浪潮、少子化衝擊,促使高等教育持續精進、轉型。在引領趨勢、接軌產業的不同面向上,哪些學校最受企業主青睞?又有哪些學校已經掌握未來發展契機,培育出能在站上浪頭的未來人才?榜單大洗牌,私校表現佳1111人力銀行與TUN大學網合作調查「2022企業最愛大學」問卷,結果顯示在「整體排行榜」中佔據前10名的學校分別是「臺灣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清華大學」、「臺灣科技大學」、「成功大學」、「政治大學」、「淡江大學」、「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商業大學」、「輔仁大學」。今年是第二度公布,不分公私立大學與技專校院的「整體排行榜」,相隔短短1年,榜單大洗牌,「臺灣大學」重回冠軍,整體排名亦有大幅度變動。綜觀前10大名校在榜單中位移趨勢,以理工科系擅場的大學,不但名次躍進,更佔據排行榜的前段班,反觀以人文科系為強項的大學,儘管擠進前10強,但排名已稍稍滑落。在排行榜中名列前茅的「臺灣大學」甫舉行創校93年校慶,近年致力打造未來大學,打破主修學系框架,推動「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開放式大學」,培育與時俱進、知道為何而學的人才,讓畢業生不只拿到畢業證書,還能領到領域專長證書,證明自己不但有學歷還有「學力」。 而在私校中勇奪第一的「淡江大學」,秉持「國際化」、「資訊化」、「未來化」三化教育理念,辦學品質管理機制與績效深獲各界肯定,致力提升數位力,打造國內第1所雲端校園,在疫情的侵襲下,短短3天就在數位學習平台開出4千多門線上課程,強大的應變力,展現校方長期投注數位資源的成果,口碑與實力兼具。1111人力銀行媒體中心總經理何啟聖表示,由企業經營者主導的徵才偏好中,看出產業界對資訊科技人才的渴求,因此帶動理工名校排名向前躍進,但整體榜單中的排名也打破公私立大學、一般大學與技專校院界線,除公立大學,不乏技專校院與私立大學入榜,包括「臺灣科技大學」、「淡江大學」、「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商業大學」、「輔仁大學」等5所學校都名列企業最愛榜單,比例高達50%。企業主最青睞哪些人才?盤點4大潛力科系在公立技專校院的排行榜中,研發與產學合作能量豐沛的「臺灣科技大學」連續兩年蟬聯冠軍,培育出的人才具備扎實技術與優良研發改良能力,持續引領產業創新,成為企業主最愛人才。在私立科大部分,「致理科技大學」,連續七年穩居冠軍,校方積極推動校外實習,將專業證照、外語檢定、跨域學程與體能認證列入畢業門檻,培養全方位人才,同時與高達936家知名企業合作,受到企業主高度肯定與讚賞。「2022企業最愛大學」也首度盤點未來10年職場潛力科系,歸納出4大潛力學群,包括「長照」、「資工」、「藝術時尚」、「財經」四大學群。 臺灣預計在2025年65歲以上人口超過20%,達到超高齡社會,大眾對長照的規劃與探討關注不斷,國內多所大專院校早已積極布局培育相關人才,例如專精「醫事」的元培科大,2016年設立高齡福祉事業管理學士學位學程培育長照產業之專業人才,2019年設立健康照顧服務技能訓練中心,培訓具備即戰力的長照服務與管理人才,最受企業主肯定。在疫情的衝擊下,產業就對資訊科技人才的需求也因此加速爆發,領頭羊臺灣大學在資工領域再度掄元,挾著併校利多的陽明交通大學,具備醫療與科技的跨界優勢,受到產業界高度期待。而兼具理論與實務專才的臺灣科技大學則是技職校院中最受肯定的翹楚,在網路多媒體、人工智慧及資訊安全等三大重點研究領域,提供業界專才。 根據統計,2021年全球網紅行銷規模高達138億美元,較2020年的97億大幅成長42%。受注目的有培育多元人才的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完整的學院編制橫跨音樂、美術、戲劇、舞蹈、新媒體等七大藝術文化領域,擁有許多知名校友在業界發光發熱。在技職校院中最受肯定的醒吾科技大學,針對每一個學院連結一個以上的相關產業,為學生打造就業舞臺,不只培養學生好就業,更要讓學生就好業。在財經學群的部分,因應金融產業數位轉型的人才需求,具備國際觀、外語能力的臺灣大學拿下第1名,以商管領域見長的政治大學獲得第2。在技職校院的部分,專注於財經領域的學校最受企業主青睞,涵蓋完整商業科系的臺北商業大學拿下財經學群技職院校第1名,積極協助學生與企業接軌的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務實致用培育學生就業力,受到企業讚許。責任編輯:傅珮晴延伸閱讀仁寶搶人才!加薪、南台灣設研發中心,翁宗斌:將併購半導體、元宇宙公司補足競爭力如何在面試中辨識好人才?Google副總裁揭用人主管要觀察這6件事「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圖片資料來源:數位時代(若有冒犯或不妥之處,請及時聯繫我們,將立即下架刪除,謝謝!)
可救命的CPR~你會嗎?
臺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王O祥、吳O熾老師指導學生奪James Dyson優異獎 CPR...你會嗎? CPR 是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的縮寫,也就是一般人所謂的心肺復甦術的英文縮寫 AED...你會使用嗎? 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英文: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縮寫:AED) 賀!臺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王O祥老師與兼任的吳O熾老師,共同指導學生郭0媛、倪0星設計急救設備「LightAid」,獲得2021年James Dyson設計大獎台灣地區初賽優異獎,將代表台灣前進國際舞台,與來自全球28個國家或地區的設計好手,共同角逐30,000英鎊高額獎金,更有機會將設計理念落實於日常應用。 台灣平均每26分鐘就有一人死於心臟病,其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名。雖目前市面上存有許多電擊急救設備,但當面對他人無預警突發性心臟停止的情況,民眾多會因擔心操作不慎,而對即刻援助有所遲疑。「LightAid」的出現便是為了改善現況,其結合CPR(心肺復甦術)與AED(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並透過語音教學與圖示,指引操作者進行正確救援程序。此外,其中CPR裝置更採應用「帕斯卡原理」的液壓系統,輸出雙倍力量,協助救援人員保留體力、進行更長時間的心肺復甦;而握把兩側亦設有提醒燈示,確保施救者以正確姿勢進行施壓,藉以提升救活率。 James Dyson 設計大獎是一項國際性比賽,嘉許、鼓勵和啟發新一代設計工程師,開放給所有現正修讀或修畢設計或工程學相關學系的學生報名。今年將於11月17日公布最終決選結果,並由Dyson創辦人James Dyson選出冠軍。 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 (英文: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縮寫:AED) 或稱自動體外電擊器、自動電擊器、自動去顫器、心臟去顫器及傻瓜電擊器等,是一種可以攜帶的醫療設備,它可以診斷特定的心律不正[1],並且給予去顫電擊,專門為急救瀕臨猝死病患的儀器。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 https:news.ntut.edu.twp406-1000-111664,r1492.php衛褔部公共場所AED急救資訊網 https:tw-aed.mohw.gov.tw1111進修網 CPR證照中心 http:www.1111edu.com.twedu_mobilelicencedetail.php?autono=1159若有冒犯或不妥之處,請及時聯繫我們,將立即下架刪除。謝謝!
旭泰科技論文競賽~北科大的榮耀
能在念書時還參與競賽得獎,真的很不容易!不管如何,先來給個掌聲、鼓勵一下吧!旭泰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為鼓勵優秀人才積極投入精密工程研發工作,於「2019第五屆旭泰科技論文獎」提供高速主軸,免費供參賽者借用,以期提升產學合作與創新研究之風氣,使理論與實務間有效結合互動,更盼能藉此活動交流,精進參賽者的研發能力,並同時達到業界舉才之目的,促成產學研三方進一步的交流與合作。這次活動分為「高中職科研競賽」、「大專專題競賽」、「科技論文競賽」與「高速主軸創新應用實作競賽」四大類進行分組競賽。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在這次「2019第五屆旭泰科技論文獎」中所發表以"微細放電技術應用於微細超硬合金球狀探針加工之探討"為主題的用心成果表現,也在這分享給現在正在努力的同學們,大家一起加油! 2019旭泰科技論文獎 http:web.nchu.edu.tw~cyttaSpintech2019aims.html2019第五屆旭泰科技論文獎 http:web.nchu.edu.tw~cyttaSpintech2019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https:me1.ntut.edu.twp406-1062-97003,r1281.php?Lang=zh-tw
培育學生跨域問題解決能力,臺北科大推廣國際PBL教育特色
教育部透過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挹注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發展多項國際PBL教學方式及研發活動,建立產學研發PBL國際交流典範,以培育學生問題解決能力,極具特色,107年共累積培育學生388人次。教育部自107年起推動五年期的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以「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發展學校特色、提升高教公共性、善盡社會責任」為目標,並以學生學習成效為主體、教學為核心,提升學生學習動機並培養關鍵基礎能力及跨領域能力,期成就每位學生成為具備問題解決能力、實作力、創新力及就業力之專業技術人才,創造技職教育價值。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有鑑於培養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之重要性,於107年高教深耕計畫中積極推動以問題為導向之學習模式,打破傳統教學以教師授課為導向,透過讓學生自行主導PBL課程或專題,培養其具備獨立解決問題之能力。另亦訂定PBL產業研發專題作業要點,且建置「PBL學生線上學習單」數位平臺,以即時引導學生學習並回饋相關問題解決的資訊。配合5P導向教學及學習模式,以「5+2」核心產業動向為指標,運用問題及專案導向學習(ProblemProject Based Learning)之教學模式融入校內課程與專題,以解決產企業、社會國家問題為學生自主學習成長之目標。為擴展國際化教育成果及提升國際競爭力,學校於107年度辦理各項國際PBL教學與研發活動,內容均含Problem與Project兩種導向模式,並有「國際跨校」、「國際跨校產研」、「國內產學」、「國際產學」及「產業課程」等五種類型模式。教育部說明,學校以上述五種PBL模式的推廣成果,作為邁入國際化教育的重要基礎;同時「國際跨校產研PBL」模式更為首創以結合「跨國、跨領域及跨企業」之教學方式,由創新設計所及機電整合所共10位師生代表與日本及南韓合作學校進行跨國校際合作,結合機械工程與工業設計之跨領域合作,針對日本Yanmar公司之「多功能農務車開發」與日本Daiwa House公司之「未來房屋概念設計」產業主題,引入企業輔導(跨企業)的方式學習,進行為期2個月橫跨3國之國際跨校產研PBL工作營,在日本完成設計後,再至韓國製作樣品並測試功能,最後返回臺灣進行組裝,活用3個國家的專業技術強項,以更多元的方式進行PBL產研學習。「國內產學PBL」及「國際產學PBL」則與國內外企業共同進行PBL產業研發專題,主題涵蓋5+2產業政策中之「生技醫療、智慧機械、亞洲.矽谷、半導體、數位創新」等核心產業,並協助漢慈基金會建置公益性學童陪讀系統,導入PBL教學模式並實踐大學社會責任(USR);此外,機械系教師帶領學生與Lenovo Global Technology企業合作,由實驗室自行開發的腦波處理及電路模板,搭配自行撰寫的賽車程式,建構腦聯網(Internet of Brains, IoB)系統,成果已於「Lenovo Transform 2.0」國際展覽發表,並前往韓國及美國進行展示。國內外產學PBL教學模式,合計培育學生136人,創造產學合作金額達576萬元、專利4件、技轉3件約65萬元。教育部表示,未來將持續挹注資源協助學校,在技職教育務實致用的理念下,規劃辦理各項提升學習成效、強化競爭力與發展學校特色之措施,培養社會及產業所需的專業技術人才。各界如對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之教學作法欲更詳細瞭解推動狀況,可洽詢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楊士萱教務長(02-2771-2171#1101)。新聞來源:取自教育部新聞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