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建中校長:教完再考、採計要少、多資料入學
107年12年國教課綱即將上路,在諸多不同意見之中,各界人士有一個共識,就是大學考招制度必須配合課綱的公布與實施而調整改變,才能使12年國教課綱所欲達成的理想目標有較高的實踐可能性。但是,對於如何改變?由於自高中和大學的立場出發,即有了不同的解讀與期待;加上學生、家長心目中所想像的大學考招制度也有所不同。
而事實上,不同的高中和不同的大學,對於考招制度的期待也大相逕庭,造成考招制度在籌劃改變的過程中,第一個面臨的難題,就是無法在眾多不同意見中找出一個大家都滿意的新方案,只能一再討論卻無法做出結論。
因此,考招制度調整案所要突破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在教育專業和國家社會發展以及人才培育的需求上找到最佳方案,而非經由各界充分討論和溝通,為達成結論,彼此各讓一步的民主程序與妥協後的共識。筆者提供個人淺見,討論如何由眾說紛云中找出解決方案。
►關切重點與技術條件應有區隔
依照大考中心於105年4月21日提出的文件-「大學招生及入學考試長程調整草案簡要說明」,其中歸納出各界關切重點如下,
上表係大考中心基於各界關切重點不一,只好全部臚列。但在這種情況下,主事者實在無法做出各方皆滿意的決定。為解決此困境,首先,筆者嘗試把上述表中大家所關切的重點分成兩大類,甲類是屬於應關切重點,如G,H,I,J,K,L,M,其中的兩個關鍵問題分別是高中的課程與教學應正常化和大學招生需求與學力銜接。乙類則為技術上應注意和滿足的條件,如A,B,C,D,E,F。考量技術問題不應影響決策,而是在決策後,才在技術上考量如何滿足條件。因此,只需考量G~M項所涵蓋的重點,加以考量即可。換言之,不宜以A~F的技術問題為理由,做為反對決策的依據。
►考什麼?何時考?採什麼?
接著,則針對考招制度草案做分析。依目前大考中心的規劃,考招制度分為三大部分,分別為考試架構、招生架構與日程方案。為讓讀者瞭解,簡述如下,考試架構中將考試以學科能力測驗(X),分科測驗(Y)為規劃,待決問題為自然考科與社會考科應納入其中那一項測驗?招生架構則以申請入學和分發入學為主要管道,有共識的是申請入學應採計X+P(綜合學習資料),Y為選擇性採計;分發入學則採計X+Y,不採計P。有爭議的是,如X考五科,校系是否可選擇只採計三科?以及申請入學是否應採計Y;贊成採計者,主張採計一至三科,此部分仍待決。日程方案的爭議則更為紛歧,大考中心歸納各方意見為六種不同方案,但究其類別主要則為兩試在同一時間考試或分為兩次?以及無論合一或分開,其時間為1,2月或5,6月的爭議。
歸納各方人士主要立論的問題如下列。
.基於「通才教育與跨領域人才培育理念」,X測驗應採計五科。
.基於「素養教育是高中教育階段基本核心,應透過大學入學考試作為檢核機制」,主張X測驗採計三科。
.為顧及高中教學正常,加深加廣選修應納入採計Y。
.考量大學選才需要,不能固定採計三個科目,應保留彈性。
.為顧及高中教學正常,應在課程結束後,才能考試,因此兩試合一,並置於5,6月之間。
.為顧及高中課程選修需要,避免考試領導教學,應該在1,2月一次考完試,甚至提前至高二暑假考學科能力測驗X,讓學生在無考試顧慮的情形下,選修加深加廣課程,和未來大學的學習銜接。
.為讓大學有足夠的作業時間,兩次考試分開,時間較為充裕
► 教完再考,採計要少
上述之爭議看似複雜,但若能先找出核心問題,並將優先序排出,則不難決定。綜觀上述7種立論,各有其道理,但其中共同核心問題,則主要圍繞在「考試領導教學」之上,因為大家都認為「考試領導教學」是不爭的事實。所以有人認為要採計該科目,高中學生和老師才會重視;有人則認為採計太多科,則壓力太大;有人認為先考試再選修課程,才能避免考試領導教學,回歸學習本質。有人則認為不考試,選修課將淪為無用的課程。
因此,先找出「考試領導教學」在此考招制度下的定位為何?才能讓所有爭議止息,定出方案。筆者認為,「考試領導教學」在現階段的社會環境與觀念中,固然是牢不可破,影響重大,但以教育專業為前提的考量上,則應以好的考試為回應,若能以好的考試引導好的教學,亦是符合教育專業。
此外,就是在考招制度設計上,雖無法正面避開「考試領導教學」的影響,但應該設法不要讓考試全面性或極端性的影響教學。因此,比較理想的作法是,可以同意課程與教學完整之後,再施予測驗,但在採計科目上,要以最少科目數為考量,並保留大學校系選擇採計及學生選考與否的彈性空間。
依上述歸納,在考試架構、招生架構和日程方案的爭議和待決問題中,可以發現,學測X採計三科,自然與社會考科納入測驗Y,並於申請入學中採計一至三科,並將測驗X和測驗Y集中於5,6月之間考試,是較為合乎教完再考、採計科目少,而考生和大學校具選擇空間,並且能減少考試領導教學影響的四個原則。
►好的考試領導好的教學
此外,因為21世紀的人才需要的是能自主學習、有思辨力、有創意能創新的人才,基於「好的考試領導好的教學」此原則,大量的選擇題不應該是考試的主要形式,建議學科能力測驗中應提升非選擇題的比例至40%,而分科測驗更應超過50%。
►多管道入學≠多資料入學
回顧大學多元入學二十多年來的蓽路藍縷,許多人獻身其中,能有今天的成果實不容易,但卻也難免大學多元入學的「多元」,往昔曾被人戲稱為「多錢」、「多管道」或「多機會」。因為多元入學表面上雖然提高了學生的入學機會,但許多家長和學生都覺得負擔加重,尤其是申請入學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經常要舟車勞頓、南北奔波,除了所費不貲外,精神負擔也是一大挑戰,所以被稱為「多錢入學」。至於「多管道入學」或「多機會入學」則是因為學生大都會由繁星推薦、申請入學、考試分發等3個不同入學管道,逐一嘗試,爭取最多的入學機會,不達目的誓不停止。
現行的多元入學方式,提供了學生3次不同的入學機會,是一種「多機會入學」的制度,而非20年前開創多元適性入學的初衷。當年所談的「多元入學」是一種「多資料入學」的概念。有些學生在校成績很好,可經由「繁星推薦」入學;有些學生很會考試,可以用考試成績入學;部分學生或許考試成績不是最高,但是卻擁有其他學生所缺少的領導能力,在社團上的表現不凡,展現出不同的能力;大學可以經由申請入學方式選取合適人才。也有些學生可能是單科偏才,除了數學,其他科目都學不好。這樣的學生,我們是否也能在「多元入學」中提供適性發展的升學機會?對於特殊人才也有合宜的取才管道?
若欲達成上述目標,有二件重要工作。首要將「多元入學」回歸為「多資料入學」,其次為將「垂直式」的三階段入學,轉變成「水平式」的同一階段入學制度。
► 何謂「多資料入學」?
學生依自己的學習歷程,呈現出不同面向的學習成果,涵蓋在校成績、升學考試分數、社團活動或在校其他表現、其他特殊才能……等;以多元資料的方式;在同時間、同一階段提供大學選才。大學校系再依各系原有的繁星推薦、申請入學、考試分發等不同招生管道所欲招生與培育的人才,依各系自訂之比例擇優錄取。
這種方式,摒除了過往每一個管道只看一種資料的單元方式,而是大學各校系可依學生呈現的多元資料,決定以「在校成績」、「升學考試分數,X+Y」、「綜合學習資料,P」其中一種資料或是不同資料的組合決定是否錄取該名學生,並將這些多元資料的組合歸屬於繁星推薦、申請入學或是考試分發等入學管道之中。
►入學階段由「垂直式」改為「水平式」
搭配「多資料入學」的另一項重要工作是將「垂直式」的三階段入學,轉變成「水平式」的同一階段入學制度。
舊制的大學多元入學方案造成高三學生的學習不完整,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原有的招生制度由繁星、申請至分發所需時間較長(3月至8月),若加上考試則由1月底至8月,前後長達7個月,高三學習不穩定可見一斑。若要能讓高三的學習完整,安排於5,6月間完成考試,實屬必要。將垂直式的三階段入學,轉變成水平式的同一階段入學,以同一階段進行不同管道的招生工作。將繁星、申請及考試分發等招生管道配合前述之「多資料入學」,由高中生將學習成果之多元資料彙整成冊送給大學各校系做為選才之準據,並於7月統一放榜。
如此一來,考試及招生作業將集中於2至3個月內完成。這種水平式的同階段的不同管道同步招生作業,不僅能大量節省升學作業時間,減少學生負擔,更符合多元入學的精神與大學選才的需要。
轉自 1111工作家論壇
相關推薦
-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