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歲那個年頭,我們一夕之間成為了大人,開始要「全權」為自己負責,縱使有親朋好友、貴人相助,終是要自己抉擇未來的道路,而挑選學系是我們面臨的第一個難題。
學系,至關重要,對現在未來影響甚遠,而當初的我毅然決然選擇了財務金融。此事,我考慮了許多面向,今日驀然回首,依舊認為是明智的選擇。
先談談學財經的意義,追本溯原至它的分類:商科。從以物易物開始的商業行為,人類離不開交易,其後的貨幣發明,更助長了經濟的流通,如今,資本主義盛行,人離不開錢,公司國家亦然。這說明了甚麼?不理財,財不理您,並且如果您懂財,遍地是機會。
而機會從何而發現,必先有良好的基礎,而本系所規劃的課程:會計、經濟讓我們能初步踏入這個能撼動世界的領域。
要懂財務,必會會計,而會計之功效,小至管理錢包,中至瞭解公司,大至監督國家,也就是古話所言「齊家、治國、平天下」。
學會會計,能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有所了解,開源節流,發家致富。看懂財務四表,能對公司整體經營有所了解,也能從過往資料比較,抽絲剝繭、見微知著,讓您投資判斷有立足之地,畢竟財報就是公司的身體狀況表,健康與否,一目瞭然。
用於工作,更不在話下,法規的訂定,大企業以及政府機構的財務狀況透明化,只要用的到錢,就必有會計的一席之地,不管投資還是在職,甚至監督政商單位,應驗古話。
而金融與經濟密不可分,經濟學原理啟於生活,像我們在挑便當時所用的比較利益,找工作的機會成本,買二手車面臨的壞檸檬市場,學者將其觀測的現象統整歸納,讓我們用宏觀的視角看待周遭,一切都更為有趣。再把眼光放遠一點,不妨成為學者,製作經濟學模型,對市場調查,對國際形勢觀測,對政府法規風向研究,皆能增長見聞與履歷,更何況這些成果在現今市場皆是有是無價的,企業會高額委託研究,或是自我創業實用。
財金,不是死板的數字遊戲,財金是一個利己利人的選項,能幫自己規劃人生,也能幫他人算利率、投資報酬率阻止誤入歧途,更能幫助社會遏止弊端。
到了未來,AI盛行,只要政府、人心、貨幣仍在,財金能力不可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