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巴南效應:似是而非的「真理」一無是處|幸福文化
心理學家巴南.佛瑞(Bertram Forer)於一九四八年做了一個實驗,他給所有學生做了一項人格測驗,然後,根據測試結果分析該學生的人格特徵。其實,佛瑞的人格測試只是裝模作樣的,而他最後給學生的分析結果,也都是一模一樣的一段話:
「你祈求受到他人喜愛,卻對自己吹毛求疵。雖然人格有些缺陷,但大體而言,你都有辦法彌補。你擁有可觀的未開發潛能,但尚未發揮出自己的長處。看似強硬、嚴格自律的外在掩蓋著不安與憂慮的內心。許多時候,你嚴重質疑自己是否做了對的事情或正確的決定。你喜歡一定程度的變動,並在受限時感到不滿。你為自己是獨立思想者而自豪,並且不會接受沒有充分證據的言論。但你認為,對他人過度坦率是不明智的。有些時候,你外向、親和、充滿社會性,有些時候你卻內向、謹慎而沉默。你的一些抱負是不切實際的。」
這段話其實是佛瑞從關於星座、性格等的小冊子裡摘錄出來的,和真正的人格測試結果毫無關係。但是,有九十%以上的學生認為,這段描述非常符合自己的特性。
佛瑞的這項研究表明: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露了自己的特點,當人們用一些普通的、含糊不清的、空泛的形容詞來描述一個人的時候,人們往往很容易就接受了這些描述,而認為描述中所說的就是自己—這就是所謂的「巴南效應」(Barnum effect),又稱「佛瑞效應」(Forer effect)。
「巴南效應」的典型例子,就是那些關於星座和性格之間連結的論斷。
在一本流行的占星小冊子裡,射手座的性格特點是這樣的:
射手男天生幽默,樂觀開朗,懂得生活。......射手男都酷愛自由,如果失去自由,
他寧願去死。他就像橫空出世的天馬,胸納天地,放眼宇宙,並且不受任何限制。......
他並不會執著於最終的結果,而是喜歡享受生命過程中的快樂。
其實,仔細分析這段話,你會發現,這段話幾乎能用來描述絕大多數年輕男性的性格特點—誰不熱愛自由?誰又會承認自己不懂生活?但是,十一月二十三日至十二月二十一日之間出生的年輕男性卻會覺得這段話就是在說自己,因為他們會接受所有模糊而普遍性的描述,同時自動忽略掉那些和自己不相符的描述。
如果所謂的「射手男」去閱讀其他星座的性格特點,那麼,他們會發現,無論哪個星座的性格描述,都有至少七十五%以上是可以套用到自己身上的。這就是「巴南效應」
的厲害之處—「主觀驗證」(Subjective Validation)的作用。
主觀驗證能對我們產生影響,主要是因為我們心中想要相信某件事的欲望。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們總可以蒐集到各種各樣支持這件事的證據。就算是毫不相干的事情,我們還是可以找到一種邏輯,讓它符合自己的設想。
佛瑞之後,還有一位心理學家做了一個更極端的實驗,他透過明尼蘇達多項人格問卷(MMPI)對學生進行人格測試。測試完成後,他先根據測試結果寫下正確評估。同時,又使用一些模糊的泛泛而談的描述,偽造了另一份評估。最後,當學生們被問到他們覺得哪一份評估報告更切合自身實際時,居然有超過一半的學生(五十九%)選擇了那份假的評估報告。
可見,人們喜歡「看上去跟自己相關的觀點」勝過了「正確的觀點」,而什麼樣的觀點能讓絕大多數人覺得跟自己相關呢?當然是那些似是而非、模棱兩可的模糊描述。
這也是「巴南效應」給我們的重要啟示:對於「看上去跟自己相關」的觀點和模糊不清的表述時,我們要保持頭腦冷靜,對自己的判斷慎之又慎。
可以說,「巴南效應」是我們正確認識自己的嚴重阻礙,尤其是現在各種星座、血型等偽性格學大行其道,會使很多人誤以為那段言之無物的「性格描述」與自己的真正性格相符。
但是,反過來,能夠真正認識自己,也是我們避開「巴南效應」陷阱的重要方法。
只有真正面對自己的各個方面,才能學會不輕易給自己貼上籠統的標籤,有效地分辨出那些「性格描述」中哪些是與自己相關的,哪些是與自己無關的,哪些是模棱兩可的,哪些是彰明較著的,從而認識真正的自己。
《墨菲定律》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14732?loc=P_0005_001
圖片/影音/資料來源:
幸福文化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happinessbookrep
幸福文化IG:https://www.instagram.com/happy_publishing/
(若有冒犯或不妥之處,請及時聯繫我們,將立即下架刪除,謝謝!)
※本文由 幸福文化 授權轉載
相關推薦
-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