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主

升官發財
2021-05-13 14:03:21

[研究所推甄]資工所推甄心得1-備審準備||星期五見面 MeetonFriday

[研究所推甄]資工所推甄心得1-備審準備||星期五見面 MeetonFriday

[研究所推甄]資工所推甄心得1-備審準備||星期五見面 MeetonFriday-升學面試

嗨嗨~如果這一系列的文章有幫助到你/妳,很歡迎留言給予一些feedback讓我知道或是分享給更多你覺得有需要的人,我會很開心的:D

在去年十二月初,交大正式通知我備取遞補上了,經過一番努力和奔波,也順利地找好未來的指導教授了,至此研究所的推甄過程正式告一段落。在這準備的過程中,有很多的困惑與問題需要解決,很感謝網友的一些經驗分享和學長姊一直被我問題轟炸,所以現在也決定發一篇從準備到推甄、找教授的文章回饋社會大眾(?) 也希望能幫助到一些未來有推甄需求的學弟妹(因為系上這方面的資源真的不多…每年推甄的學長姐就那幾位QQ)

在這系列的文章中會分成幾個部分:

推甄結果
推甄前的準備
推甄過程的準備
口試經驗分享
找指導教授的過程

然後提供一些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疑問:

推甄上了可以考試嗎?可以,推甄只要有去報到名額就會幫你保留到畢業前(繳交畢業證書才算正式完成),所以報到後可以再去考試的。雖然這樣會多占別人一個名額,但我覺得人生是自己的…有時候得先顧好自己才有餘力去為別人著想xD
推甄多間都上了可以都去報到嘛?可以,像上面說的只要報到過就會幫你保留資格,可以再決定真的要去哪一間…不過如果已經決定完了就把其他間的資格放棄吧,給別人一個機會。

(打完發現內容有點多…所以3和4打算下一篇在繼續講…)

推甄結果

聽說現在發文都要先附結果才不會被質疑QQ

小弟高大資工,系排1(1/43),在校平均(研究所只看到大三下學期)90.41

經歷:CPE5題、桂冠盃闖關組佳作、ITSA績優團隊、大專生、系上網管、程式助教、DIGI+ Talent實習生(工研院實習)、專題出去比賽有得獎過、參加過一些資訊活動(SITCON、MOPCON)…

推甄學校 結果
中山資工 正取
中央資工 通過第一階段
成大資工 備取8(有備上,已放棄)
清大資工 備取48(有備上,已放棄)
交大資工(甲組/多媒體/網路) 備取4X/23/14(除了甲組都有備上,已放棄)
交大數據科學與工程所 備取11,已報到
台大資工 備5X,沒備上

原本還很猶豫要不要多報幾間,不過每間的報名費都不便宜就放棄了…算一算上面的報名費也有6~7000了,大四上就是個不斷吃土的學期(嘆)

推甄前的準備

研究所推甄看的是大一到大三下學期的成績(轉學考過的同學好像不一樣),資工研究所考試的話則是考六科(OS、計組、離散、現代、資結、演算法、[英文]),所以我在大三前的準備是以系上成績為主,雖然還是有補習,不過我當時的心態是想讓自己能更好的理解課程的內容,考試時可以維持好的成績(像我計組系上老師上一遍,交大線上課程上一遍,補習班又上了一遍…),然後如果真的不幸沒推上再來準備考試也勉強有點底子。

推甄首要看校名(4大>4中>普通國立~私立前段>….),再來看的是在校成績,最後是自身經歷(專題/實習/程式能力/英文…)。所以顧好三年的在校成績是基本之外,我會建議平時有空還可以多多參與一些資訊活動,這邊講幾個我參加過的,有興趣的可以參考看看:

資訊活動

1.MOPCON 唯一在南部的行動科技年會,每年都有不同主題的議程可以聽。
2.SITCON 學生計算機年會,由學生為主的社群,我覺得這是個很不錯的交流,可以知道跟你年齡相近的人都在做什麼,順便認識認識其他人。
3.COSCUP 開源人年會,也是在北部的,不過我沒參加過就不說了。

實習

1.DIGI+ Talent跨域數位人才加速躍升計畫 大三以上可以參加,透過海選面試有機會進入一些財團法人單位研習,每個月還有研習津貼,是個很不錯的活動。
2.中研院暑期實習 大三以上可以申請的樣子,不過我被刷掉了QQ,有興趣者可以自行google

程式能力

1.競技程式競賽 一個月一次的ITSA、兩個月一次的CPE、一年一次的NCPC和桂冠賽,都是證明自己程式能力的不錯管道。
2.程式營隊 交大寒暑假都會有NCTU PCCA、清大、台大也都有類似的營隊,可以和來自不同學校的同學一起學習切磋(順便可以了解自己學校和其他學校程度上是否有所差異)。

其他

1.大專生計畫 大三以上可以參加,與指導教授討論後決定一個研究主題,如果通過的話會有半年的時間可以進行研究,每個月也有研究津貼。不過通過與否還蠻吃在校成績的。

推甄過程的準備

以高大來說,如果想推四大成績基本上要在前三名比較有機會,中字輩的學校我覺得前十都有機會可以嘗試看看。

這是當初令我最頭痛的部分,沒有之一,推甄到底要放什麼呢?要準備這個就得扯到各校的推甄簡章,首先請先去看各校簡章,裡面會說他們需要你繳交的備審需要什麼資料。 簡章落落長,所以我當初只看最前面的前幾頁(日期行程表,這樣才知道什麼時候以前要完成什麼、還有報名方式跟金額),了解怎麼報名後就直接跳到自己要推的研究所去看需要什麼資料。

不同間學校需要的東西大同小異:

備審資料
在校成績證明
研究計畫書
推薦信
其他有利於申請資料
很多很多的錢QQ

我建議可以先以最完整的一間來做準備,這樣其他間就只需要把備審的內容架構稍作修改就好了(像我就是先以台大做準備,其他學校則按照推定的格式修改即可)。

備審資料

我的備審架構分為:簡歷、在校成績、自傳、讀書計畫、專題這幾項。

一開始我先用簡歷把我的經歷條列式的打出來,並且把重點用紅字呈現,希望可以讓教授可以快速地了解我是個什麼樣的人,簡歷我會建議平常就開始整理,有什麼就先寫上去,獎狀也先蒐集好,才不會大四上要開始慢慢回想你的人生。
在校成績部分將比較優異的科目列出來,由於我的在校成績是每學期都有進步的趨勢,所以我搭配圖表將這個優勢呈現出來。
自傳的部分,家裡有幾個人,有幾個兄弟姊妹就省了。為什麼想念資工?為此大學期間做了什麼努力;又或是因為什麼活動而學到了什麼、萌生了什麼想法,我覺得這是教授會比較想看到的部份。
讀書計畫,有些學校是叫專題計畫(清大還要求英文的QQ),這邊我當初也不太懂要寫什麼,上網看有兩派說法:把你的專題整理一下,或是寫你未來進研究所的規劃(近程、中程、遠程),我是用後者的方式進行。
專題因為我們有把專題整理成一篇中文小論文投稿,所以這裡就直接放上去了,或是如果有其他作品我覺得都可以放,主要是讓別人知道你做過哪些事情。

備審部分有些學校會限制頁數(像中山就限制兩頁以內完成,我就只放了簡歷自傳),不過如果一開始完成了一所學校的版本,這時候只需要根據其他學校規定去做刪減跟排版就好了,如此準備起來就會輕鬆很多。

在校成績證明

這個去學校列印成績證明正本掃描就好了。

研究計劃書

有些學校會要求這個,這就是我在備審資料裡面說過的,如果有遇到我就會把他從備審抽出來獨立一篇。

推薦信

推薦信通常都是要求兩篇,兩篇通常一篇會是專題的指導教授,另一篇則看你想找誰(系主任?或是教授領域和未來比較想走的方向相近的?或是在該校比較具有影響力的?)

這裡會”建議”學弟妹(我們學校的,其它因為不清楚所以不敘述)在大四暑假就想好想找哪幾位老師,寄信詢問他們是否可以幫忙。當初我是想說當面說比較有禮貌,所以有些教授是當面詢問的。 我沒有每間學校都找一樣的老師,像我推甄數科所,我就去詢問教我資料探勘的教授;推甄成大則找在南部比較有名聲的教授…。

不同老師對於撰寫推薦信的方式都不一樣,這部份我覺得蠻花時間的,所以建議可以及早準備。

我這一屆開始都採用線上的方式,所以不需要紙本,到時候繳交推薦信的方式大多都是填入教授的信箱,然後線上系統會寄一封邀請信給教授填寫。這邊要有個共識是教授們都是很忙的,所以寄出邀請信後請通知教授,麻煩他們去確認是否有收到信件,並去確認進度(線上系統可以確認教授送出推薦信了沒),這個建議不要拖到太晚才開始弄,不然最後會搞到自己很緊張。

最後要做的就是再三確認各校推甄的日期,什麼時候該上傳、什麼時候該繳費、什麼時候要寄出紙本資料(儘管大多都是線上,但還有一些資料會要求要妳寄過去,Ex:交大要求成績單),之後就是等待結果了。我習慣會去PTT GRADUATE這個版查閱,如果有最新資訊通常網友都會在第一時間放在這上面,這樣就不用一直去各校網站看有沒有放榜了。

 

圖片/影音/資料來源星期五見面 MeetonFriday 

(若有冒犯或不妥之處,請及時聯繫我們,將立即下架刪除,謝謝!)

※本文由 星期五見面 MeetonFriday  授權轉載※

相關推薦

  • 讀取中..

回覆數(0)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