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學測國文和社會科考題,竟有爭議?!
大考中心日前已公布各科的解答〈延伸閱讀:106學測各考科解答〉其中第一天的國文以及社會兩科的解答,與補教團隊給的答案有出入。
學測社會科第七十二題,讓考生根據某國農業土地利用圖表,判斷「中海拔地區大規模專業化栽培香蕉、甘蔗、可可、鳳梨等作物的情況,最可能始於何時?」補教團隊認為是(A)「15-16世紀物種大交換時期」,大考中心的答案則是(C)「19-20世紀帝國主義發展時」。
補教歷史老師鄒臥龍表示,中低海拔地區有上述四種作物,推測是巴西或海地,而十五、十六世紀因地理大發現,各大洲的物種出現「大交換」,例如原生於亞洲的甘蔗,就被帶到南美洲種植,如要按題目找出「始於何時」,(A)的答案應較正確。他認為,大考中心解答是(C),可能取決於同時判斷四種作物的大規模專業化栽培。將視狀況可能向大考中心提出疑義。
另外,國文科部分,單選第十一題為長文,考蘇雪林的「家」,國文科補教老師唐文表示,蘇雪林的「家」從標題到內文都呼應「處處無家處處家」的心境。開頭第一句「少壯時不喜住在固定的地方」表達出漂泊感,後段文章也提到「我有時也想假如有造屋的錢,不如拿來造一隻船,三將五湖,隨意遨遊」,呼應B選項「流露出無處不可為家的豁達」。
唐文表示,若選大考中心的A選項「表達依江山勝景而居的嚮往」,就顯得太膚淺了,將向大考中心提出疑義。
文/網路
相關推薦
-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