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病患找回生活功能 成大打造智慧化居家復健訓練系統

腦中風造成的失能是我國成人殘障的主因之一,對病患與照顧者造成沉重的負擔,也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成大醫院復健部與成大前瞻醫療器材科技中心共同開發「機械輔助肌腱固定式抓握訓練設備」,今年4月起在成大醫院臨床實行,參與機械輔助治療的齊小姐,原先無法使用患側的手拿取物品,經過治療,已能拿起如長柄洗澡刷、筆等較輕物品。此外,也結合物聯網打造「智慧化居家復健訓練系統」,近期將延伸至居家端,造福更多病患。

4月以來共有6名患者參與「機械輔助肌腱固定式抓握訓練設備」治療研究計畫,治療成效相當顯著、樂觀。為了讓智慧化居家復健訓練系統能普及,成大團隊與百銓科技合作,研發可商轉的復健訓練系統,患者不僅能在醫院復健,未來只要向廠商租賃設備,即可延伸至家中進行。

原為水利工程師的33歲林先生,3年前因為腦血管阻塞導致左側肢體偏癱,對於年輕的林先生來說,無疑是個重大的打擊,不僅無法回到職場工作,連日常生活也需他人從旁協助。經過三年努力復健,雖然上臂已能高舉過頭,但手部精細動作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成為重返職場的阻礙。今年4月參與機械輔助治療完整的18次療程後,其手部和手指的精細動作皆明顯進步。

 

成大醫院復健部與成大前瞻醫療器材科技中心共同開發「機械輔助肌腱固定式抓握訓練設備」


徐秀雲指出,高強度、高重複性的復健計畫,是近年來被認為能提升病患上肢動作功能的最佳治療方針。機械輔助治療可藉由程式編輯執行被動模式、主動模式、功能模式等動作模式,提供高強度且較為精準的動作訓練,可依病患恢復情況調整。被動模式以機械協助病患進行復健,可調整動作速度和關節活動度,降低肌肉痙攣;主動模式,由患者主動做出特定動作,可促進腦部皮質活化,改善上肢無力的情況;功能模式則是在機械輔助下,將每次停留時間拉長,多用於協助患者抓取積木復健。

66歲的齊小姐,因中風引起右側肢體的偏癱,雖然每週準時復健,即使已學會單手執行日常生活動作,但她最在意的是無法使用右手拿取物品,經過機械輔助治療的研究計畫後,手部與手指逐漸恢復自主控制能力,能慢慢拿取一些較輕的物品,像是拿長柄洗澡刷刷身體或是拿較粗的筆寫字。

 

智慧化居家機械輔助治療將可讓患者的上肢功能有更大的進步


治療師可透過雲端平台及手機APP掌握患者居家復健執行的數據資料,例如活動角度、動作頻率、復健時間及次數等,根據患者進步情形調整復健內容。成大醫院復健部職能治療師徐秀雲指出希望在機械輔助高強度、高重複性的復健治療下,對病患的居家復健品質能有顯著改善。

復健是治療師透過大量的感覺輸入與特定動作任務練習(如抓取積木)來協助患者恢復動作機能,但治療師人力短缺與病患量過大經常成為執行面上的限制與困難,未來若能輔以智慧化居家機械輔助治療,將可以讓中風患者的上肢功能有更大的進步,協助病患找回生活功能。

 

新聞來源:成大新聞中心

  • 南台灣
  • 中台灣
  • 新鮮人找工作專區
  • 1111人力銀行
  • 落點分析
  • 知名企業高薪職缺
  • 滿意度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