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成大陳昭宇教授與陳維新教授 獲選2018論文高被引學者

圖/陳昭宇(中)

成大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教授陳昭宇,在新世代太陽能電池領域的研究議題跨足多元。航太系教授陳維新是國際上生質能源「培燒(Torrefaction)」研究先行學者,兩位學者的論文在國際上高度被引用,雙雙獲選為國際公司「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2018年「高被引學者名錄」。特別的是,陳維新自2016年起至今,連續3年獲選為高被引學者。2018年全台包括成大、台大、中研院等在內,共19名學者獲選為「高被引學者」。

陳昭宇,在新世代太陽能電池領域(染敏電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erovskite solar cells)的研究論文在跨領域面向引用次數極高,根據Web of Science資料庫至2018年12月統計數據顯示,發表期刊論文共計64篇,被引用總次數共6236次,被引用次數逾百次之論文16篇、單篇論文被引用次數的平均值達97次。HI-Index指數為26。另外,由Elsevier提供之SciVal資料庫統計顯示2007年至2018年陳昭宇發表期刊論文中,高度被引用的論文(top 1%)計有18篇。

現行的太陽能電池從原料開採到成品,過程消耗許多能源。2009年,日本Miyasaka團隊首次將有機無機混成鈣鈦礦材料應用在染敏電池上得到3.8%的光電轉換效率,開啟了新型鈣鈦礦材料發展的大門。
陳昭宇研究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吸光層厚度只有傳統矽晶電池的千分之1,製程也相對簡單、可低溫製作且耗能低,除了在太陽光下有優異的電池效率之外,對於室內環境等弱光情境也有優異的光電轉換效率,可以運用與發揮的場域更為多元。

陳維新,2013年8月迄今發表SCI期刊論文100篇。歷年來學術期刊論文發表總數213篇,已發表SCI論文共引用約4800次,平均每篇被引用約25次,高被引用論文總數14篇。H-index 指數為37。其焙燒研究期刊論文數量與質量世界排名第一,發表論文數佔全球4%,論文引用數佔全球10%。另外,粉煤噴吹技術(pulverized coal injection)研究,發表在SCI期刊論文世界排名並列第13。水氣轉移反應(water gas shift reaction)研究,發表於SCI期刊論文世界排名第13。其他的研究還有鈀薄膜(palladium membrane)、熱電發電器(thermoelectric generator)等。

木材的密度低,不適合工業用途,焙燒技術在改善木材材質,接近工業用煤碳的密度,以減少開採煤碳。一般要將木材燒成木碳,溫度約攝氏7、800度,陳維新率團隊研究的技術只需攝氏2、300度,技術領先國際,論文引用率也最高。其團隊研究的焙燒技術是台灣本土研究的成果且技術成熟,曾與中鋼合作實際運用於海外的鋼廠。

科睿唯安「高被引學者名錄」,以Web of Science資料庫近10年的引文紀錄為基礎,定期公布各領域當年度論文被引用次數排行前1%的研究人員,今年首度增設跨領域評選項目。2018年高被引學者名錄總計選出60多國4058名,美國入選2639位研究人員,全球第一,台灣19名獲選,研究領域為材料科學、物理、數學、化學、工程學、植物與動物學、農業科學、電腦科學以及跨領域項目。

 

新聞來源:由成大提供

  • 新鮮人找工作專區
  • 南台灣
  • 中台灣
  • 1111人力銀行
  • 滿意度問卷
  • 落點分析
  • 知名企業高薪職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