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成大光電系副教授黃志嘉為食安把關 獲台綜大系統創新傑出獎

「食安問題一再爆發,自己擁有化學與光電專業,一定有什麼可以貢獻的!」成大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副教授黃志嘉,向來研究的都是最前瞻科技領域,身為3個小孩父親的他,因一連串食安問題,投入對日常生活有幫助的研究,開發出「智能型辨識檢測試紙」,透過儀器判讀,食物或食品有無違規添加物或藥物等殘留,幾秒就知結果。創意發想,一舉拿下成大、中山、中正、中興4所大學組成台灣綜合大學系統「年輕學者創新研發成果選拔」首獎「傑出獎」。

黃志嘉的研究題目「綠色合成表面增強拉曼光學檢測基材與其農產食品分析用性研究」,看來學術味道十足、深奧難懂,其實他想做的很簡單,不需要專業的檢驗室與繁瑣過程,民眾就能自主為食安把關。

黃志嘉說,很多人覺得學術界做的研究離大眾太遠,質疑這些研究對日常生活能帶來什麼助益。近年來一再爆發食安問題,讓台灣社會惶惶不安,最讓他無法忍受的是,不肖商人怎麼連孩童喝的奶粉也不放過,讓他開始思考,自己每天都在做高端、前瞻性的學術研究,為何不能以專業,去做貼近大眾的研究,對日常生活以及大眾健康有所貢獻。

兩年前他開始進行「智能型辨識檢測試紙」創意研究,現已針對食品不當添加物及藥物殘留等開發出檢測試紙,試紙能辨識出80%到90%的食品添加物及農藥或藥物殘留,透過實驗室常用的拉曼光譜儀感測,只要有異樣,儀器就會顯示出訊號。該技術現正申請專利,也已尋求具公信力的第三方認證。

黃志嘉不否認,拉曼光譜儀對一般家庭來說不便宜,但對廠商或公部門就不是太大問題,如果重視食安的場所或衛生等單位,公開擺放儀器,民眾只要購買價格有限的試紙,沾拭想檢測的食材或食品檢驗,食安問題或可大幅降低。

在既有的基礎下,黃志嘉團隊又進一步去開發難度更高的檢測試紙,要去檢測食物中潛在致癌物質的亞硝酸、測食物中的自由基,去了解肉眼未察覺的腐敗或污染,已初步證明可行。

黃志嘉開心的透露,過去都是做純學術研究,第一次貼近日常生活做研究,除了參加台綜大創新選拔,也參與成大、台達電產學合作案甄選,都獲得肯定。這兩個選拔最高目標是希望研究成果有機會商品化,顯示出「智能型辨識檢測試紙」創意研究,具備市場發展潛力,這與做純學術得到成果,是完全不同的成就感。

黃志嘉表示,與產業界合作才真正感受到業界的務實面,講求效率,重視成本與回收,也對可能商品化的研究仔細去做市場調查,要找出最佳的切入點等等。而學術界通常是廣泛嘗試,希望得到最佳的成果,相形之下成本觀念較淡。

黃志嘉透露,以前帶學生做研究,學生會覺得老師要求得太多、太嚴格,時間抓太緊,一起做產學合作後,學生發現產業界的要求更多,更仔細,每週要交報告,幾乎不給討價還價的空間,感受到業界競爭的一面。也有學生因參與「智能型辨識檢測試紙」研究,發現研究是有機會實際運用的,體會到做研究的喜悅。

 

新聞來源:成功大學新聞中心(若有冒犯或不妥之處,請及時聯繫我們,將立即下架刪除,謝謝!)

  • 落點分析
  • 知名企業高薪職缺
  • 新鮮人找工作專區
  • 滿意度問卷
  • 中台灣
  • 1111人力銀行
  • 南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