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人該避開的職涯規劃3大誤區
🎒職涯技能懶人包|職涯規劃該避免的誤區
如果我們把職涯路徑變成一種旅行的感覺,相信你也能體會有些人講求速度,有些人喜歡探險,有些人喜歡詳盡的規劃,有些人則想單純跟團。
這些個人風格,也造就了大家在選擇職涯路徑邏輯的差異。滿身衝勁的人會持續拓展、追求可能,不斷地參加社團、讀書、深造,為了趕快獲得榮譽、成果;
較隨性的人則是看到喜歡的就去摸一摸,發現值得投入的才會特別花時間;
當然不乏看著學長姐怎麼走,就覺得跟著他們走就好的;
也有不少反骨心態,希望研究不同的方向,設計出屬於自己的道路。
在探討該如何做職涯路徑規劃前,先和大家分享 #職涯規劃3大誤區
❍ 誤區 1 :認為到達某處,只有一個最佳解 ❍
不可否認的,在我們對外界一無所知的情況下,通常只能照抄其他人的行程。
假設你未來10年的目標是行銷總監,你可能會這樣設定職涯路徑:
- 大學時練習當小編、參與社團行銷職務、實習
- 1年的行銷助理
- 2年在代理商擔任行銷專員,磨練實戰經驗與技巧
- 3年在品牌商擔任行銷業務窗口,練習長期規劃與管理,表現得好一點當主管
- 2年初階主管,磨練管理技能,提出成果,等著升官。
- 2年中高階主管,等上面的人走,或是等著被挖角。
我在第一次思考職涯的時候也是這樣想的,認為一切都很合理、有節奏、有計畫,非常理所當然!
不能說這個路徑是錯的,也確實聽說有前輩是這樣逐步升上來,但我那時候覺得這種做法實在太慢了!
我不想要經歷低薪高工時的階段、不想慢慢晉升、不想磨練單一技能直到被看見。
思考許久,我決定辭掉工作,參與更多活動,並重新思考職涯路徑。
後來才發現,有些人在早期時候,更專注累積人脈、多參加各式聚會活動。
最後,透過多次的跳槽轉任,直到與人合夥開公司;
有些人是參加創業社團、應徵新創公司,最後隨著公司成長而當上總監,
而我也是透過類似這樣的路徑達到這樣的職位。
💡 所以,在某些領域確實會有必經的職涯路徑,例如都要通過考試、研究所的訓練,又或是需要有一定的實習或是訓練時數,才可以開始執業。
但從更長期、更廣的角度來看,確實有許多職務是透過多元管道,
而不是單一的職涯路經而來,通常只會你還不知道、還沒人走過的路而已。
❍ 誤區 2 :認為別人的方法適用於自己 ❍
透過自我探索才發現,我其實並不怎麼喜歡太過確定、節奏慢的道路,相對的更喜歡賭一把,走一些需要挑戰和冒險的道路,
相對於其他人的按部就班,這反而會讓我心裡更為自在,也更有動力前進。
因此,在有了不同路徑的想法後,你得回過頭來想一件事情,理論上最快的路徑,並不是你的最快路徑。
就像每個人的教育環境、態度、價值觀都不同一樣,做單一工作的速度、學習狀況也不同,職涯選擇也是同樣的道理。
有些人很適應體制、喜歡競爭,也許在大公司有階段性的訓練,對他而言是最簡單快速的。
有些人善於開創、交流、自由來自我成長,那也許從小公司或是頻繁的更換產業,對他而言是更適合的訓練。
💡 所以,認知自己的狀態與環境,再進行選擇,這才是我們常聽到的「選擇自己適合的路」。
❍ 誤區 3 :認為某個目的地是自己要去的 ❍
大概從大一、大二開始,我會就去嘗試不同的課外活動、課程、打工,一開始都是因為一些外表華麗的包裝吸引,例如「聽說很賺錢」、「很好玩熱血」、「看起來很專業」、「很帥」。
我也經常幻想,假如我能成為某個職業,一定很厲害、很開心、很有錢、很有權勢與名聲,然後就開始做了。
「但真的是這樣嗎?」
每當做到一個階段,我腦中就會開始有一些想法在不斷撞擊。
「這個職務的未來是我要的嗎?」
「假如10、20年後,我會非常擅長做這件事,並以此來賺錢,這是我想要的嗎?」
「如果我要花 2 年,認真研究這個領域,讓它成為我的專長,我會願意嗎?」
「未來有80%以上的工作時間,我都要經常接觸這個活動、使用這項技能,我會感到開心嗎?」
雖然我只能從當時的有限的見聞推測未來的樣貌,但在畢業10年後的現在回過頭看,光是有這樣的思考,就非常好了!
因此,在規劃職涯路徑時,我們仍要想起一件事,當結果、過程對我們來說都很重要時,除了思考路徑,也需要想想終點是不是你要的。
當你遇到「該如何選擇」的職涯路徑問題時,也很有可能是你沒有想清楚目標,才會面臨選擇障礙。
例如:你喜歡怎麼樣的生活、怎麼樣的工作環境、需要多少錢、工作地的距離遠近對你而言多重要。反之,當這些資訊足夠時,很多選擇題甚至都不需要思考就能馬上有答案。
💡 從一個你真的認為重要、理想的目標往回推,這個路徑的選擇,才是你真正需要面對的題目,最後也才不會跟錯旅行團,到達錯誤的目的地。
#自我成長 #自我學習 #職涯探索 #職涯發展 #職涯規畫 #畢業季 #軟實力 #職場軟實力 #職場菜鳥 #職場人生 #職場新鮮人 #新鮮人 #職涯規劃
資料來源:careerdon
(若有冒犯或不妥之處,請及時聯繫我們,將立即下架刪除,謝謝!)
※本文由 careerdon Instagram 授權轉載
相關推薦
- 讀取中..